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究竟谁有权力定性暴力抗法

1
青岛新闻网 2009-12-04 09:44:58 扬子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成都市金牛区居民唐福珍在拆迁过程中自焚死亡。地方政府将该事件定性为暴力抗法(12月3日《武汉晚报》)。

    自焚的拆迁户和拆迁方在“拆迁”这个问题上谁对谁错,可能还需要查证。但在“抗拒拆迁”这个问题上,地方政府却在法院没有审判的情况下,先将该事件定性为暴力抗法。政府有没有这个定性的权力?我看没有。

    暴力抗法让人想到妨碍公务罪。“妨碍公务罪”是明明白白写在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里

的——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个人究竟有没有违法,应该由法院说了算,其他任何机关,包括政府都没有这个权力。暴力抗法基本上就等于定了“妨碍公务罪”。公民违法不违法,政府来定性了,这起码是违反了司法独立的原则。在现实语境中,法院的判决也或多或少会受“政府定性”的影响,这样就影响了司法公平。

    政府对一些行为当然有定性的权力,但这个定性应该是不涉及违反法律的行为。一旦涉及是不是违法,政府就不应该定性,这个权力应该由法院来行使。暴力抗法,近些年来大多数是由地方政府来定性的,这说明某些地方还没有回归依法治国的正道,“权大于法”还是久逐不去。作者:肖华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多门执法难辞其咎
下一篇:地方政府无权定性暴力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