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农民艾滋病例多背后的双重贫困

1
青岛新闻网 2009-11-02 10:31:46 长江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湖北省启动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咸宁崇阳县位列其中。截至今年9月底,该县共发现73名艾滋病感染者,其中72人是农民,59人是外出打工期间感染。全县73例感染者中,有3例是吸毒和输血感染,余下70例全是经性途径感染。(本报昨日报道)

    报道中的比例足以说明,农民已经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因性途径感染的事实其实依然在反映着农民、农民工的种种现实贫困——这些贫困不是物质

的,而是知识上的、权利上的。

    为何说农民患上艾滋病是一种知识贫困呢?新闻中有两个细节是值得人们思考的。一个是:在摸底调查中,了解艾滋病危害和传播途径的农民不足一半。另一个是:疾控中心上门采血检查时,有感染可能的人根本不配合,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可见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艾滋病就可能隐藏在自身生活的细节中,没有意识到艾滋病可能是一种现实的威胁。这时,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告诉他们这世界上有一种病叫艾滋病,这种病到底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传播的,以通过知识扶贫的方式,让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权利上的贫困,更是在思考农民艾滋病病例增多时需要重视的。由于外出打工,很多农民面临着夫妻分居两地的苦恼。对于缺少休假权利的农民工来说,他们本来休息的时间就不够充裕,他们没有所谓的8小时工作制与双休日制度,他们也没有带薪休假的权利和机会,他们能够实现夫妻团聚的机会,大概只能是农忙时和春节时。

    如果我们认为食色是人的天性,就应该看到农民家庭因为分居两地而产生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农民外出寻找释放机会的可能。此时,简单的道德教育是乏力和无效的,农民需要的是权利上的保障。比如,能够允许外出打工的农民带薪休假,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里与家人团聚。再理想化一点,比如给打工农民更好的住宿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让老家的妻子来城市看一看他们。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谁在助长校园暴力的拳脚
下一篇:潜规则盛行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