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校园暴力已不再是孤零零的个案。单是盘点今年所发生的接踵而至的惨剧,就可以串成一支凝结了闪亮而冷酷的鲜血的冰糖葫芦。 最新一例在上海。一段名为“上海徐汇女生打架,看着就火大”的视频从10月23日起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似在一条弄堂中,一名身体较壮、身穿紫色T恤的中学生模样的女生,对一名相对瘦小的女生拳打脚踢,断断续续,殴打超过了5分钟。其间,有十多位围观的中学生为打人者助威 这一幕中的许多细节,想必我们都不是第一次见到。但针对这一种像流行性感冒一样肆虐的社会现象,必须追问:为什么校园暴力往往表现为强势群体侵犯弱势群体,而且如新闻所示,施暴者还有拉帮结派之嫌——当然,不必事事都冠以“黑社会”之名。我们看到一些异国的校园暴力新闻,施暴者多为遭遇社会不公与情感挫折,或者心理孤僻,有难言之隐疾的学子,其施暴直接表现为报复,甚至是漫无目的的报复。对比之下,后者更具偶然性,以欺凌为特征的前者则有根深蒂固的社会土壤。质言之,校园乃是社会的缩影,校园暴力不过是社会暴力的少年版;校园暴力流行到什么程度,当下的与未来的社会的暴戾之气就可能恶化到什么程度。 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校园暴力事件都有人旁观拍摄?围观与拍摄所潜藏的权力隐喻在此何解?窃以为,明目张胆的拍摄,只有极少数是为了见证真相,更多的是呈现为哄客式的大众狂欢。拍摄而不制止暴力的施行,是对施暴的默认,乃至是一种变相的对施暴的参与。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为他人的死亡而欢呼,酒醉似的喝彩。不妨说,拍摄正是对此传统的延伸。 这还不包括,在某一类施暴的过程当中,以拍摄为侮辱手段。如16岁的西安旅游职业中专新生小美被七八名女同学按在宿舍的地上殴打,随后被强行扒光衣服,周围人用手机拍下裸照(《华商报》9月10日)。此时,拍摄即施暴。围观与拍摄所象征的暴力性,导致受害者必须承受在殴打以外的另一重伤害。 拍摄的流行,不仅是技术的进化,还可以窥见一个社会的集体心理的嬗变或者不变。这样的社会早已习以为常于旁观暴力的诞生、运行。而且观诸新闻,未成年的施暴者从不以被拍摄为耻,故意不阻止看客们的行为。他们是否反以为荣耀呢?我只知道,看客的缄默常常能够刺激暴行的滋长,何况欢呼与鼓舞? 基于对新闻的这两点剖析,也许可以推出结论:校园暴力的风行绝非偶然,我们不能仅仅控诉教育的失败,而对其背后的问题讳莫如深。社会心理的暴力化在支撑校园暴力的运转,校园暴力的持续不绝反向加剧了社会心理的暴力轮回。所以说,与其认为校园暴力的泛滥是一项教育的失败,不如认为是其背后的肌体在腐化与失控。 在我们的孩子面前,当我们每个人都坚持非暴力,当我们每个人遭遇暴力之时都不愿作为漠然的看客,当我们当中的教师都坚决与“体罚”不合作,也许,校园暴力便丧失了孕育它的源泉。 |
上一篇:乔志峰:双胞胎政绩报道可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