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铭文碑”也刻有10多个文字。 神秘“铭文碑” 再次现身板桥镇 专家推测“铭文碑”身份仍难确定 “铭文碑”对解开考古地身份提供考古依据 早报讯 10月15日,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继考古人员在挖排水沟时,发现了一块残缺“铭文碑”后。昨天,考古队又从相同位置发掘出了一块残缺“铭文碑”。专家鉴定认为,这块“铭文碑”和前期出土的“铭文碑”,应该同属一块石 神秘“铭文碑”再次现身 昨天下午,在考古地现场,考古人员在继续对先前曾经发掘出土一块“铭文碑”排水沟深挖时,意外又发现了一块残缺“铭文碑”。记者看到,这块新出土的“铭文碑”和先前出土的“铭文碑”大小基本一致,高约20厘米,直径约10厘米,“铭文碑”上刻写有“安酒务相,兴前端愿业”等10多个不同文字。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认为,根据“铭文碑”石质和所写文字大小和字体,这块“铭文碑”和前期“铭文碑”应该同属于一块石碑。“‘铭文碑’地下应该还有,通过我们继续深挖,希望能将整块石碑找出。”考古专家说。 “铭文碑”仍难确定身份 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在古代埋葬死者时,都会将死者生前事迹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以求得人死留名。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墓志铭。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的只有志或只有铭。而墓志铭内容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代写,主要记录了对死者一生的评价。古代一些大的官邸和望族也会在一定时期,树立“铭文碑”记录官邸及望族名称和辉煌业绩。考古专家说,通过对前期“铭文碑”初步研究后,对“铭文碑”字体以及所代表意思,现在仍难确定,他们仍将继续深入考古研究。 确定考古地身份有了依据 考古专家说,出土的两块残缺“铭文碑”上共刻有20多个文字,仅从这些断续文字中,很难领会“铭文碑”的意思。但从目前鉴定来看,这两块“铭文碑”年代应是宋代所立,“铭文碑”很有可能是记录宋代板桥镇或者是市舶司的“功绩碑”,对解开考古地身份提供了重要考古依据。(牟成梓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