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民生区 > 正文

600年马家台刺绣重见天日 老人带病出山授徒

1
青岛新闻网 2009-10-18 08:48:09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75岁的孙兰英老人带病传授技艺

一名小朋友被刺绣上的小猫所吸引

    600年马家台刺绣重见天日 城阳夏庄马家台社区75岁老人孙兰英出山传授刺绣技艺 社区出资欲使这项技艺后继有人

    “马家台社区的女人都会绣花,不会绣花的女人嫁不出去。”这句看上去像是玩笑的话,在解放前却是马家台刺绣的真实写照。明永乐2年,马家台建村时,落户的妇女将外地的刺绣引入,距今已

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曾盛极一时。但近30年来,马家台刺绣却淡出人们的视野。2008年,马家台刺绣被列为城阳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昨天获悉,城阳夏庄马家台社区出资成立了刺绣屋,并聘请村里75村高龄的孙兰英老人出山授徒,欲将这一面临失传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600年前曾盛极一时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马家台刺绣屋,这里陈列了部分老艺人留下的刺绣作品。记者看到,一幅小猫被绣得栩栩如生,黑色透着光亮的眼睛像是活的一样,前来参观的小朋友被作品吸引,纷纷围上来观看。“刺绣俗称绣花、扎花,据考证,马家台建村时,刺绣工艺首次以实质性的方式进入中国北方,这段时间马家台刺绣一直沿袭江浙等地的工艺。”夏庄街道工作人员说,经过不断的工艺革新,清朝初期至中叶,欧洲国家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并对环胶州湾等地的百姓传授欧洲皇室刺绣手工艺,马家台的女红们就将中国传统刺绣与西方花边、刺绣工艺加以融合,自成一派。随着马家台掌握刺绣技术的女儿的出嫁,这项民间手工艺已传播至周边邻村、乃至省内外。

    七旬老人带病出山授徒

    “孙老师这段时间一直带病授艺,今天实在扛不住了才回家休息。”马家台社区一名学习刺绣的妇女说,记者在孙兰英家里见到了感冒在家休养的她。“马家台刺绣初始只绣枕头、鞋面,后来发展到妇女婚嫁时的嫁衣、披肩、枕头等,花色也从单一演变到有龙、凤、鸳鸯戏水、牡丹、鱼、荷花、梅花、花边、佛教梵语等各种花鸟图案。”75岁的孙兰英说,解放前,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绣刺绣,她15岁开始学习刺绣,那时候,只是绣些鞋面、枕头等作为家用。60年代后,学刺绣的人越来越少,她却一直没有间断过,孩子们结婚用的许多用品都是她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目前是村里为数不多熟练掌握刺绣技术的老人之一。“这两个竹圈叫做‘筝子’,是制作刺绣的工具,制作时,把印有图案的布夹上、绷紧,然后用彩线秀制,所有工艺全是手工完成,一件简单的作品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孙兰英边演示边说。

    消失的刺绣重现天日

    “马家台刺绣是一种将平面绘画艺术与传统纺织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民间宝贵的手工艺,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刺绣的精髓,又具备了欧洲皇室手工作坊的针法、技艺。”夏庄街道工作人员说,马家台刺绣已经被列为城阳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这项已消失30年的文化遗产,日前,社区投入资金2万余元,建立了专门的马家台社区刺绣屋。社区找到继承人孙兰英老人,一听来意,75岁的孙兰英老人当即答应出山传授技艺。目前,社区已经搜寻到部分加工工具和作品,并筹建起刺绣展览室,组织社区妇女参与学习刺绣,使这项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民间工艺得以继承和发扬。

    记者 王涛 摄影报道

    600年刺绣技艺

    面临失传

    据考证,明永乐二年,马氏、黄氏等将刺绣手工技艺传入马家台村;清乾隆年间,全村近百名妇女开始了刺绣工艺的繁盛时期;民国年间,刺绣活动较少;解放后,绣花、绣枕、绣鞋等在当地又开始盛行。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马家台刺绣曾出口至欧美国家。近30年来,年轻人从事手工加工的越来越少,加上自身的传承近乎断层,马家台刺绣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已面临失传的状况。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中国曙光高峰论坛召开 中韩生殖专家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