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 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9月21日人民网) 忧患是一种居安思危的精神状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从古至今,忧患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并存,它伴随着人类成长,激励着人类奋进。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打败了吴王夫差 可以说,共产党就是在忧患中诞生、忧患中奋斗、忧患中发展壮大的党。我国国歌定为《义勇军进行曲》,所取正是始终不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警训,体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远见。近几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曾就增强忧患意识作过一系列精辟论述。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警醒广大领导干部要未雨绸缪,时刻怀揣一份忧患。 于乱世忧患不难,于盛世忧患则不易。必须肯定,新中国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说“盛世”理所当然。但是,“成绩不说跑不掉,问题不说不得了。”越是发展,越是兴盛,越是需要对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潜伏的矛盾、未来的趋势,保持客观、冷静和清醒。有没有忧患意识,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既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干部的成长进步。 范仲淹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患不是空洞的,更不是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寻烦恼,而应该落实到领导干部“为政”、“为民”和“为人”的各个方面。 为政要有危机心。危机意识的强弱,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成熟与否的重要尺度。我们党将长期执政,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应该有时不我待、无功即过的“诚惶诚恐”心态。想当年,在抗战胜利前夕党的七大上,面对大好形势,毛泽东同志却不厌其烦地列举了17条困难和风险,告诫全党要“准备吃亏”,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感。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面对复杂的局面、未知的世界,宁可把风险、困难估计得更多一点,也不要因为估计不足而在突如其来的危机中手足无措、陷于被动。 为民要有责任心。领导就是服务,这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恪守为民之责”。执政党的一切作为和成就,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谁选择、代表了人民,人民就选择、拥戴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就因为被人民疏远和忘却,而在一夜间“灰飞烟灭”。有人讲:“富政府,穷百姓,如沙上建塔;富百姓,廉政府,似泰山稳固。”党员干部要正视肩上的责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帮百姓解难,不惜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为人要有谨慎心。据介绍,泰山上有一个黑龙潭,登顶望潭,无限风光,但每年都有人不慎落潭身亡。当年的冯玉祥在这里装了一条铁链,名曰“生死界”,以防意外。作为官职加身、有权有位的领导干部,不能忘了“风光”虽好,“风险”亦大,为人处事要时刻保持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美国总统华盛顿有句名言:“我向总统座椅走近时,正像一个罪犯走向刑场的心情一样。”在这这个问题上,党员干部一定要清醒、一定要自重,千万不能飘飘然,不可掉以轻心。 小心驶得万年船。不妨套用一句歌词作结语:让我们敲“忧患的钟”啊,多少“期待”在心中,让“事业”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 |
上一篇:市委书记拿小学生举报信当令箭
下一篇:大部制还需外部监督的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