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经适房为何不能更适用

1
青岛新闻网 2009-09-15 15:50:10 红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作者:王枪枪

    “有新房子谁不愿意住?但搬那么远开销会增加一倍,还有十几万元贷款要还,每天愁得觉都睡不着。”就在广州保障性住房户主转租事件以违规户被责令退房告一段落后,有违规户道出的这番心声却引人深思。连日来,记者深入部分保障房小区调查发现,高昂的生活成本正成为部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户主在月供、月租之外不能承受之重,这也是部分家庭试图出租转租的潜在诱因。(《广州日报》9月14日报道

)

    看完这样的新闻调查,相信公众对这些违反经适房“禁租令”的保障性住房户主,会心生一种同情。而且,在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路子一片大同之下,享受到保障性住房,却提高了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质量而无奈转租的业主,不会是少数。这样,我们就不能不重新审视经适房建设的瑕疵——虽然经济,却不够适用——使制度善意大打折扣!

    纵观当下的经适房建设,几无例外的全是建设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很多更是周遭荒芜的“垦荒”地带。固然,房子很新,价格很低,但使业主们离城市中心区的距离却实质拉大,无形中加大了出行成本。再加上配套设施的滞后,菜粮油价格的地区性择高,无疑使生活本就不富裕的业主们堕入负担加重的生活窠臼。新闻中举例说明,在广州的一个经适房居住区,肉菜每斤要比城市中心区贵一元;而且,只有六层楼的廉租房,还搞一个二次供水池,水电费比过去几乎翻倍。一对享受廉租房夫妻各靠每个月360多元的低保生活,交纳房租和水电费后只能每餐“豉油捞饭”了。

    在这种情形下,试想连吃饭都几乎成问题的业主们,在资产有限,收入有限的前提下,唯有出租当下所“享受”的这套保障性住房,才能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你说他们该做如何选择?此时的经适房也好,廉租房也罢,已经不再是享受,而是一种负担和拖累。再谈论这个语境下的保障性住房,恐怕已经没有善制的温情可言,只是一座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结构。

    尽管无法得知,在保障性住房的制度里,究竟有多少人因为“享受”了住房,却使生活跌入了新的窘境。但广州经适房出租事件却使我们清晰辨见这种本质善意的制度存在设计上的不足和缺陷——我们只考虑了改善并解决低收人群“住”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围绕在“住”周围的生活成本是否加大。因而使我们的经适房、廉租房缺乏足够的“适用”性,自然惹来一片民怨。

    至此,我们无法也不能不正视保障性住房的制度重构问题,我们不能只去挑几个势单力弱的城市底层人群的毛病,也该想想经适房管理办法中的“禁止出租”的规定,是否贴近实情是否足够合理?也该像新闻中引以为“他山之石”的链接那样,以“香港公屋配套胜过私人物业”为镜鉴,审视我们的经适房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适用”?唯有制度体现出足够的善意,才能使制度作用下的结果呈现出趋善的路径!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扩大行贿黑名单查询意义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