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组曝光湘潭大学门口大量公车送新生上学的图片在网上热传,照片显示,湘潭大学门口简直是公车大聚会,从公检法用车到国土、卫生监督用车,甚至血防专用车,无所不有,如此大规模的公车私用令网友纷纷“拜服”。9月1日,记者联系上了一位拍摄参与者,他说,他和几个朋友突发奇想,决定去大学门口拍摄“公车私用”,本来以为只能拍到一两辆车,谁知公车队伍之“壮观”,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2009年9月2日人民网转自《广州日报》) 严禁公车私用,已经提了很久。公车私用,也整治了很久。但是,“公车私用”问题,就像癌症病人身体中已经扩散了的癌细胞、恶肿瘤,刚在这儿动了切除手术,又会转移到身体的另一个部位,成了不治之症、难医之疾。而像前文提到的送新生入学且阵容豪华的“公车大聚会”,其实,是一种严重的“权力自肥”和“公权私用”现象,实在让人吃惊、令人拜服、使人不寒而栗。 也许有人会说,谁家没有个特殊情况,哪个没有些特殊需求,尤其是像子女进入高校这样的大事、喜事,偶尔借一下、用一回公家的车子,也未必就严重到哪儿去,不一定值得如此大惊小怪。这话似乎有点道理,也似乎近乎人之常情。但是,笔者要说的是,如果那些有着可以借一下、用一回公车的“主儿”,能够设身处地地替那些没有条件借或用公车的“人儿”想一想,能够为这个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想一想,就不应该动那个私用公车的念头。这件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却折射出了一些人包括我们的一些官员大人们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耀权意识。 放眼社会,纵横官场,很多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严重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官大一级压死人”等的腐朽思想和意识,尤其是对于那些手中握着一些权力的官员而言,更是将之信奉并运用到了极致。在少数官员看来,什么公车不公车,只要自己有需要,不管什么情况都可以使用,管它是私用还是公用。于是,自己或朋友出去旅游,可以开着公车出去;子女或亲友小孩上学,可以驾着公车送行;家属或亲人上街购物,可以叫着公车去转一 公车,贴着的是公家的标签,代表的自然就是公仆的形象。其实,公车,怎么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也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对于那些掌控着方向盘的司机们,该将车开到哪里,还是得听那些官和爷们的。因此,大学门口的公车大聚会,说白了,就是官老爷们的大联盟、大攀比、大献丑。 公车、公仆、公权,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姓”,那就是“公”。但是,“公”一旦和“私”字结了缘、联了姻,便会发生异化、丑化、恶化。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斩断“公”与“私”字结缘的机会,斩断官员伸向“私”的黑手。 很多道理,是一说就懂,但经常有人装糊涂;很多事情,是一做就成,但经常有人做不来。就拿“公车公用”来说,道理很简单,也不会没有哪一个官员不知道,但就是有官员会揣着明白装糊涂;要做到也不难,但总是有些官员故意“公车私用”。之所以会如此,首先,是有些官员耀权成瘾,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想怎么用都行,没有了原则,没有了约束。其次,还是源于我们的各种监督措施不力,成了空棉花、软皮筋,对官员的一些乱作为,缺乏有效的管理。第三,那就是强调了很久但一直很难做到的“公开”了,一些领导的活动、行为,在一种“不为人知”的状态下进行,时间一久,便会习以为常,哪怕明明是不可为的,也不以为然了。 公车送新生入学,如果仅仅是偶尔所为,也就罢了。问题是,现在近乎到了成风、成灾的地步了。如果再不管不问,真的是不行、不可、不能了。前文提到的新闻中,有这样一组对比鲜明的照片:一边是公仆们浩浩荡荡送子女入学的公车车队,另一边是步行10公里路到学校报到的农村男生。面对此情此景,不知公仆们汗颜不汗颜、知羞不知羞?不要在造谣、炫耀的同时,在身后落下骂名。我们在吃惊之余,真的该反思点啥,并且下决心去做点啥了。(网友:激扬中国) |
上一篇:“许三多”打了谁“三巴掌”?
下一篇:700万公款被挪用13年没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