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法治频道 > 正文

管华诗

1
青岛新闻网 2009-08-28 11:16:27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管华诗同志简介

    管华诗,1939年出生,山东省夏津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山东省科协主席。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及海洋药物与食品工程的教学与教研工作,是我国海洋药物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管华诗同志先进事迹

    管华诗院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国际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的趋势,一直围绕着国内外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前沿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海洋糖类化合物成药的基础理论,构建了海洋糖工程药物研发技术体系,提出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发展新思路,推动了我国海洋药物事业的兴起与发展。管院士及其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申请并受理的国家发明专利27项。管院士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科技工作者之一。

    一、初步建立了海洋糖类药物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

    研制开发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及后续的3个海洋新药成功上市,另有3个国家一类海洋糖工程候选药物已进入Ⅱ、Ⅲ期临床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海洋糖类化合物成药的基础理论,为海洋糖类药物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建立了海洋糖工程药物研究开发技术体系

    在海洋糖类化合物成药的基础理论探索研究过程中,通过几个海洋糖工程药物的开发,综合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海洋糖工程药物研发技术体系,为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在海洋糖类化合物成药的基础理论指导下,以上述技术体系为主导技术,以褐藻酸、卡拉胶、琼胶、几丁质等四种海洋多糖为基础原料,历经20余年的积累,初步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糖库。该库包括海洋低聚糖、寡糖及其衍生物共280余个,并含有这些化合物的基本信息、结构信息和生物学功能信息。该糖库为抗肿瘤、病毒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生物学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进而为海洋糖工程创新药物的开发奠定了药学基础。此研究成果获2007年教育部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

    三、建成了海洋药物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基地

    管院士1980年组建的我国高校最早的海洋药物研究机构——山东海洋学院海洋药物研究室,已发展成为以海洋糖化学与糖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海洋药物工程为主导研究方向,硬件设施与国际接轨的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已完成“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海洋“863”项目、国家攀登计划B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五”国家863计划项目、“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是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重要源头创新基地之一。

    管院士不仅重视科技创新,同时十分强调科技成果产业化。1996年,在国内率先组建了山东省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在此中心基础上建成了我国唯一的“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中心承接了一批国内同行的工程化项目,成为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技术辐射源和中试基地之一。

    1994年,管院士设计并筹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专门生产企业——青岛华海制药厂; 2001年,又以此企业为基础,与内蒙古兰太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现代企业——“海大兰太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拥有通过国家GMP认证的3个生产车间共6条自动化生产线,是我国海洋药物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上述三个基地的有机组合与统一,形成了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相对完整的配套技术体系,在我国海洋药物研究领域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为推动我国海洋药物产业化进程搭建了基础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研制发明了系列海洋药物和生物工程制品,成功实现了产业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为解决当时制约我国海藻制碘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碘的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过剩(1吨碘联产60吨褐藻胶、10吨甘露醇)的问题,先后设立了若干研究课题。1972年,以管华诗院士为主的课题组承担了“褐藻胶、甘露醇工业再利用”国家课题;成功研制出“农业乳化剂”、“石油破乳剂”、“食用乳化增稠剂—藻酸丙二酯”。该成果不仅拓宽了褐藻胶、甘露醇的工业用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我国制碘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并推动我国海藻制碘工业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此成果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并为管院士后来开拓的海洋药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5年,以管院士为主的课题组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之后,又相继成功地研制发明了保肝抗癌新药“海力特”(现为“海麒舒肝胶囊”)、降脂新药“甘糖酯”、降糖新药“降糖宁”(现为“健脾消渴散”)等3个海洋药物和“排铅奶粉”、“四海回春”、“降糖乐”、“海利心藻维微胶囊”、“高效海参活素”等系列海洋生物工程制品。这些海洋药物及生物工程制品均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商品化;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仅“藻酸双酯钠(PSS)”,自1986年以管院士设计的工艺顺利投产以来,至今全国累计总产值已超过36亿元,利税超过10亿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开辟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新领域,带动了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管院士与国内同行的建议下,海洋药物的研究先后被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九五”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863”)。自此,海洋药物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0年8月,他主持研制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海洋药物“泼力沙滋”、抗脑缺血海洋药物“D-聚甘酯”两个国家一类新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研究;2001年8月,国家一类新药抗动粥海洋药物“几丁糖酯”又获准进入临床研究;目前,三个一类新药均已顺利进入Ⅱ、Ⅲ期临床研究。

    系列海洋药物产业化的实现,为我国海洋制药业的兴起、发展乃至蓝色工业雏形的形成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的研制发明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医药产业从仿制药品转移到创新药物研制的战略需求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五、创建并形成了海洋药物领域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化学专业,使海洋药物研究领域人才的培养纳入正规。此后相继设立生药学、药物化学博硕士点以及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海洋药物药学本科、硕士、博士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海洋药物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其教学课程体系和办学模式对国内同行具有示范作用。十几年来,在上述教学体系中,特别是在海洋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锻炼、培养、扶持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年轻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学术带头人,为我国海洋药物研究领域储备了一批有生力量。

    六、倡导开拓海洋药物研究新领域

    根据国际海洋药物研究发展趋势,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倡导提出了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拓以特殊环境生物为药源的新思路。

    鉴于21世纪人类疾病谱结构的变化及海洋生物区别于陆地生物的显著特点,提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研发现代海洋中成药的新思路,开拓了海洋药物研发的新领域。

    根据这一思想申请并获准建设“山东省海洋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国家海洋局“908”专项的支持下,展开迄今为止系统介绍海洋药物的约800万字专著《中华海洋本草》的编撰工作,现已完成四百多个物种的编写,进入审稿阶段。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常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