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路透社8月21日文章,原题:麦肯锡:中国能够成为消费大国 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周五表示,作为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的途径之一,中国将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作用更大。 MGI是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经济研究部门。它列出了一系列广泛的政策选择,称到2025年可以帮助中国将私人家庭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45%到50%的水平。去年,消费在中国GDP中的比重仅仅为35.3%,这在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是比重最低的。日本的消费占本国GDP的55%,而美国则占到了71%。 MGI说:“中国需要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多个方面进行坚决而紧急的努力,克服几十年来主导中国经济的根深蒂固的工业模式。这样做的回报将是一个对外部冲击更有抵抗力的经济体和更高的效率……以及在长期能够对中国更有益的经济成熟性。” 如果中国能够像这篇报告所描述的这样实现这一过渡, 通常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花得少是因为他们要独自掏腰包支付医疗和教育的费用。然而,MGI预计,在2025年前,通过实行社会保障网来减少居民储蓄只能把消费在中国GDP中的比重提高0.2到1.1个百分点。 MGI列出的许多政策并不与消费者行为直接相关,而是指向鼓励更有效率的投资和资本分配,这两者最终将更快地促进个人收入的提高。举例来说,如果中国能够将本国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55%,也就是韩国的水平,而不是政府当前49%的目标,那么由此带来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将把消费拉升4.8个百分点。报告说:“这一转换要求对人力资本和技术进行大量投资,从而提高生产率,将1亿多新的工人吸收到服务领域中来。” 总之,MGI认为,到2025年,中国的消费将增长8万亿到15万亿元人民币,后一个数字比法国每年的GDP还要稍稍多出一些。(唐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