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 正文

试论热点报道

1
青岛新闻网 2009-08-14 15:04:29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热点报道是新闻竞争的主要战场,是衡量传媒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是新闻改革动向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当今社会,谁抓准了热点报道,谁就在新闻竞争中拥有受众;换句话说,热点报道已成为传媒垄断受众的公开武器。

    在社会生活中,热点是公众的热切关注之点,公众议论的集中之点。热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日常性的热点。这类热点,由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事实的变动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构成,既有“开门七件事”那样的历来就有的热点问题,又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出现的新的热点问题,例如购房问题、购车问题、通讯问题、出国求学问题等等。第二类是与重大节日及事先可预知的重大事件相联系的热点。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9年的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2000年的世纪之交,2001年的我国有望加入WTO,都形成过热点。第三类是突发性的热点,1999年5月8日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这一突发性事件骤然形成了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热点。

    热点报道,是新闻传媒围绕社会热点所展开的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持续性报道。它就热点而展开报道,因报道而使热点更为人关注。它有利于传媒和传媒工作者因势利导地将公众舆论中并不处于中心位置的积极因素聚合起来而占据中心位置,从而造成舆论强势;有利于体现主旋律的、弘扬正气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占领受众心灵空间;有利于传媒在与受众共鸣的状态之中实施对受众的有效引导。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知道,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精髓。正因如此,有人戏称记者是当代劳动历史的真实记录者。然而一切报道皆以现实存在为首要前提。我们所处的社会,新旧体制相互碰撞。从生产到生活,从观念到行为,一个个矛盾在碰撞中迭出不穷,一个个热点在漩涡中盘旋而生。这一态势恰到好处地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厚土壤,记录并反映这种态势,是新闻记者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如果说改革培育了热点报道的社会环境,那么来自同行的新闻竞争则成为热点报道节节升温的催化剂。有数字表明,目前中国各类报纸总量已超过2000多万份,这意味着要做大自己的蛋糕,必须要有“拿手好戏”、“硬通货”去争取受众,赢得市场。而对于传媒而言,策划并抓好热点报道,无疑是吸引受众的“新闻诱惑”。可见,热点报道这一产物,实际上是社会变革与竞争共同哺育的新生儿,它同样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为什么热点报道是对社会热点的有选择报道。从原则上讲,热点报道不能仅以披露热点为目的,而更应该立足于大局,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这一原则的确立,要求我们据此把握、判断、选择新闻素材,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使然。从实践中看,新闻实现“有闻必录”不过是理想者的一句空话,客观世界的无限性与传播媒体的有限性(包括版面、时间、频道等)是一对永远解不开的矛盾,以有限对无限,就必然要有选择,热点报道尤其如此。

    热点报道的另一层内涵,是其具有评论性。这揭示出热点报道在体裁上与消息上区别所在。目前我国传媒的热点报道多为述评式报道,在反映热点问题的同时,摆道理、挖深度,新闻效果才能引人入胜。

    生活中以自然状态存在的热点和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很多,然而并非所有的社会热点和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都可以成为热点新闻。决定社会热点和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能否成为热点报道的热点,并不仅由新闻传媒说了算。由社会热点和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到热点新闻,这中间有着颇为严格的要求。热点报道必不可少的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所报道的对象,本身应当是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热点,或者具备成为热点新闻的潜在素质,否则报道就与新闻抑或与热点无缘。报道对象新闻价值的含量,决定了它是否适合于作为新闻加以报道;报道对象是否为热点(或是否具备构成热点的潜质),决定了它在报道以后能否成为热点新闻。如果社会热点全无新闻价值或缺乏新闻价值,那末它再热也不可能成为热点新闻;如果某一事实或事件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却无构成热点的资质,那么报道以后也还是无法形成热点新闻。可见,要形成热点新闻,首先必须对报道对象提出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对社会热点的反映,报道应当体现出一定的热度(要在频度、力度、深度和持续时间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虽然涉及社会热点,然而力度欠缺、浅尝辄止的报道,不能叫做热点报道。要形成热点新闻,对传媒和传媒工作者也有着相应的要求。

    究竟应该如何抓好热点报道?必要的前提是:选准主题,切中时弊;精心谋划,张驰有序;总揽大局,客观公正;导向正确,形成气候。

    所谓选准主题,切中时弊,就是在选题上要真正找到热点,绝不能温开水一杯,淡而无味。通常情况下,抓住热点往往抓的是争论聚焦点,事态发展最新进展等,这些点分别是切入热点报道的最佳突破口。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选准了,报道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说,选题是开篇抓人的关键。

    所谓精心谋划,张驰有序,是指热点报道不能头脑发热,一报了之,它更需要一个冷处理,细谋划的策划过程。谋划到位,事半功倍,反之这,则是前功尽弃,事倍功半。

    所谓总揽大局,客观公正,是指在抓热点报道时,必须要有客观公正意识,以冷静公正的态度,客观白描的手法,准确适中的分寸,妥善处理新闻素材,调整热点报道的“松紧度”,调控政策与现实的距离,以有利于缓解矛盾,平衡心态,引导团结,解决矛盾,绝不是为改革添乱,为国家添乱。

    热点报道并不是新闻“炒作”。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第一,构成热点报道的事实无一不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而新闻“炒作”所依据的事实,则往往无甚新闻价值或毫无新闻价值。第二,热点报道往往通过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富有层次感地向受众提供具有一定密度与深度的新闻信息和新闻内容;而新闻“炒作”则仅是有限信息的无休止的重复。热点报道往往既要报道热点问题本身(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又要提供与热点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未来会怎样”等一系列问题。而新闻“炒作”除了提供冗余信息和重复信息以外,可说是一无所有。第三,热点报道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是严格遵循新闻规律的;而新闻“炒作”则是从根本上违背新闻规律的。热点报道体现了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而新闻“炒作”则往往违背客观事实的原貌,用主观愿望去剪裁客观事实。第四,热点报道是传媒对公众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以合乎公众的利益为旨归;而进行新闻“炒作”的传媒或传媒工作者,则往往是别有企图的(或取悦于资金提供者,或取悦于“大款”、“大腕”,或取悦于一部分品位不高的受众),而往往不太顾及大多数受众的利益。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打好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