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究竟路在何方 “当今国际体坛,职业体育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的高级形态,是国际体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三大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美国NBA向我们充分展示了职业体育的魅力、生命力和影响力。它们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高度发展的职业体育可以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更高水平的优秀球员,可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运动,可以给广大球迷带来娱乐享受的同时,创造出自身市场价值,并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 这是前中国篮球掌门人李元伟5月27日在体育强国学术沙龙上的一段讲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兰成的立场:坚持政府主导,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培养人才,联赛为国家队让路。由此引发的是后备人才培养究竟路在何方的又一次大讨论。 李元伟时代,CBA虽然在品牌价值、影响力上得到了认可,但在后备人才培养上,却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CBA影响力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真正解决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问题,必须依靠社会化途径。为此,必须着力营造集体球类项目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青少年的参与,参与人数多了,优秀人才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近几年,篮球的CUBA、大超、初高中联赛、青少年三对三,各种形式的训练营,形成了很好的人才培养输送链条。”李元伟在沙龙上说。 但信兰城的观点,似乎与李元伟背道而驰。有业内人士在解读信兰成“坚持政府主导,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时,认为信兰成的做法也不无道理。“在中国现有的体制条件下,不可能离开体育局,”该业内人士表示:“拿现在的CBA俱乐部来说,搞得最好的广东宏远,可以说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最好典型。广东宏远一队是完全独立的,但他们二队则是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学院具有可以在广东乃至全国选才的优势,每年宏远俱乐部给学院提供70万元以上的资金,拥有选择学院优秀人才充实到球队的权利。”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CBA联赛办公室主任张雄的认可,“地方体育局的作用如果得到加强,在加大对俱乐部监管的同时,承担起青少年球员培养的任务,通过协议方式为俱乐部提供人才,一来俱乐部就可以用更多精力和财力发展一线队伍,二来在地方体育局的监管下也能有效地防止欠薪等行为的发生。” 但是,这个方式也有它自身的问题。首先,并不是每个俱乐部,都可以像广东宏远那样和体育局联手。根据2008~2009赛季CBA总结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目前CBA的球队,以体育局管理为主的有7家,以企业管理为主的有3家,企业自建的有8家,多种形式的俱乐部,让“宏远模式”的推广变得非常复杂。不是企业不愿意政府部门插手,就是政府部门不愿意插手,即使双方有合作意向,但是由于俱乐部性质不同,股权分配上也会产生问题。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专业体制和四级训练网的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已经萎缩。中国的奥运冠军之城南通,同样避免不了体校人才匮乏的窘境。“虽然这不能说明通过传统方式不能找到好的苗子,但以后人才培养的出路,肯定是学校体育。”该业内人士表示。 通过学校体育选拔人才,是国际上职业体育人才培养的普遍做法,也是李元伟所期待的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最佳方式。但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分立,让学校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方式,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为什么信兰成极力推崇举国体制的原因。而这也直接导致中国篮球乃至中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陷入一个怪圈:家长不希望孩子搞专业体育,搞专业体育的青少年运动员又缺少文化知识,缺少文化知识又令他们无法顺畅地融入社会,学校体育由于训练质量尚无法和专业队相比,暂时还无法全面承担起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