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洪安镇附近,有一座乡村派出所,近日被网友们称为的“史上最寒酸的警务室”,这里只有一位被称为“铁汉大叔”的50多岁民警王天富驻守,在他的治理下,小镇历年来的犯罪率是秀山县最低的。(据《重庆商报》2009年6月9日) 看惯了豪华警局办公楼、民警不作为等等之类的消息,突然看到这条报道,不知道读者们会不会对此感到很震撼。我更想知道的是,那些天天叫嚷着警力不够经费不够造成犯罪率上升 原来,并不一定需要大量人员豪华条件才能履行好公安的职能,一个人的寒酸警务室照样可以将辖区治理成全县犯罪率最低的小镇!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似乎有种上当了的感觉。一直以来,我们听多了公安部门一遇到事情就向政府和人民叫“警力不足、经费不够、设施跟不上”。不错,是应该配足警力给足经费,可是这并不是维护好社会治安的决定因素。不信,新闻中这个警务室就是证明。 这个警务室负责的是三省边界地区的联防工作。按道理,这样的地方应该是犯罪率较高、治理最难的地区。可是报道说,“王天富上岗后,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当地所有的居民住户、摸清了每一道小路沟渠。每天处理完有关警务后,他就会离开警务室深入群众进千家、访万户。”这个只有一个人的警务室的管辖范围,竟然是当地最安全的一个小镇,历年来犯罪率在秀山县最低。这条段文字不啻于打了那些坐在豪华办公室里无所事事,然后以“警力不足、经费不够”为工作不力借口的某些公安部门领导们一个嘴巴。 不说别的,就说一般的偷盗案件吧。那些有着大量十几个人的派出所辖区甚至就是某些公安分局的辖区有几个能很快破案的?可是在这个最寒酸的警务室辖区,“要是当地人被小偷光顾,最多只要2天的时间,这案子就能告破”。与这个1个人的警务室相比,我们其他一些公安机构力量不可谓不强、条件不可谓不好,但是辖区犯罪率却为什么居高不下? 近年来,一些地方治安状况恶化、破案效率低,甚至一些一般案件根本就不予理睬,直到出现了命案要案才下定决心大张旗鼓宣传“必破”。一些主管部门领导只是在不停争待遇讲条件,似乎要做到每名民警都配一部车、每个警区都增加几倍的警察编制才行。一旦出现什么情况,领导们首先要分析的原因就是“警力不足、办案经费不够”。 可是现在这个只有一个人的“最寒酸的警务室”告诉我们:原来,工作难度不是问题,地区复杂不是问题,警力不是问题,办公设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其他的公安民警们有没有这个 “最寒酸警务室”仅有的一名民警“每天都要在全镇巡逻,每天所走的路程超过10公里”的敬业与投入而已。 话说回来,按照公安部门的逻辑,新闻中这个警务室地处边界,理应要加强才是。可是,为什么条件如此“寒酸”呢?是当地“警力不足”安排不了更多的警力到这个地方,还是头重脚轻把更多的人员放在公安机关大院内清闲去了?是政府给的“经费不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略微改善一下边城警务室内部设施,还是当地公安机关将更多的经费放到其他非直接处警方面开支了?这个问题恐怕不太好回答。 所以说,仅1名民警的“最寒酸警务室”在让我们震撼的同时,实际上也在让当地公安部门蒙羞,让其他部分公安人员无地自容。(人民网-观点频道) |
上一篇:“风声”何以成了受贿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