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6月1日电 经济随笔:通用的警钟为谁敲响 新华社记者刘洪 在过去的100年中,通用汽车公司作为美国工业的象征和荣耀,一度长期稳坐世界汽车业头把交椅。但这次金融海啸却将“通用神话”击得粉碎,也将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拉进痛苦的深渊。 其实,通用目前的困境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更重于外因。教训无疑是惨痛而深刻的,只有正视这些教训,才有助于通用 通用的教训主要在于3个方面。首先,缺乏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但最近几年美国汽车业却失去了这个灵魂,每年推出的新品种不少,但却几乎都是“动力强、油耗高”的美式车翻版。在“低油价时代”,这完全契合美国人张扬的消费特点;但随着世界进入“高油价时代”,高油耗车逐步失去了市场。此外,美国车商的多元化、多品牌经营策略也使其顾此失彼。以通用为例,旗下汽车品牌就多达8个。 其次,高昂的成本让企业难以承受。同样是汽车企业,日本丰田、本田等外来车商在美国雇工每小时成本约25美元,但通用等美国汽车业“三巨头”的平均成本则高达70美元。作为百年老厂,通用有大批退休工人,每年的养老金、医疗支出达到数百亿美元。这些不断增加的压力成为通用无法承受的负担。 通用等美国汽车企业的高工资有其传统。历史上,底特律工人一度享有高薪及优厚福利,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也有“汽车慈善州”之称。合理的劳工权益必须得到尊重,但当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各方理应彼此让步、共克时艰。但可惜的是,工会的强烈反对、政治家的左右摇摆和企业高层的缺乏决心使通用的每次改革都步履维艰,并最终将通用推向破产保护的困境。 再次,金融危机成为压垮通用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不断向实体经济扩散,美国个人消费下降,汽车市场急剧萎缩,汽车商融资渠道受阻,通用等美国汽车企业销量急剧下滑,流动资金开始枯竭。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经济危机中最直接的威胁,往往不是亏损问题,而是现金流问题,后者决定着企业在危机中的生存能力。但在这方面,通用又错失良机,它没有像福特汽车公司那样未雨绸缪,在信贷市场冻结前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最终只能看着手中的现金逐渐用光,政府的初步救助也只是杯水车薪。现在,通用只能将残存的希望寄托于破产重组。此前,美国第三大汽车厂商克莱斯勒已进入破产保护程序。 通用由美国经济的荣耀变成美国经济的沉重包袱,美国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去10多年中,美国政府虽多次表示要促进汽车业的节能,但在汽车业以及相关利益人士的游说下,这些建议最终不了了之,高油耗汽车依然大行其道,高成本问题也一直未能破解。底特律未能抓住时机进行改革,最终为金融风暴所吞噬。 百年通用的历史有如一部多幕剧,高潮迭起,但也不无悲壮,其破产保护更预示着全球汽车业重组的开始。通用的命运无疑正处于最危急时刻,要想走出困境,实现凤凰涅槃,就必须痛下决心,进行壮士断腕式的改革,全面创新节能型汽车,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美国政府也须采取积极步骤,为企业提供更多现金流,并想办法刺激汽车销售。 改革将是全面而痛苦的。但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用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话说,通用乃至整个美国汽车业或许真的到了即将“消亡”的时刻。 |
上一篇:忽视消费者通用终被市场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