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平乐镇:全村牡丹纷纷画 不尽财源滚滚来

1
青岛新闻网 2009-05-30 00:06:23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5月27日上午,第八届“网上看河南”采风团,走进孟津县平乐镇“中国牡丹第一村”进行采风活动。

平乐自古就人杰地灵,不仅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更有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新中国解决前夕,当时村中就有两个有名的画家郭琦山和郭祝三。今年已七十高龄的郭泰安和李天祥老师,幼时正是受到两个老画家的影响,加上自己对艺术的痴爱,相继走上了绘画之路。

在郭、李二人的影响下,村里又出现了一大批后继者,此后代代影响,平乐村就形成了现在多层次的牡丹画家队伍。在这些诸多的牡丹画家中,有年近八旬的老翁、老太太,还有年方七、八岁的学龄儿童,他们的画风虽各异,但体现出来的对牡丹画的钟爱和热情以及对艺术苦苦追求的精神是相同的。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牡丹画产业有了一定发展,画家队伍也在逐步壮大。

正是由于这些画家们的不断努力,平乐牡丹画已名声在外,而且影响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平乐牡丹画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村共有专业牡丹画家一百余人,牡丹画学员三百多人,每年可创作牡丹画十万幅,可创经济收入九百多万元。

农村赶集不稀罕,这个大集不一般,八十老太七龄童,人人摆摊画牡丹   

农民花的钟馗图也是神威凛凛

农家艺术展厅

    这是一家农户,外屋布置成展厅,游人可以在这里选购画作;内屋则是农家客厅,不过满墙都是国画作品,艺术氛围浓厚。记者问这家主人还种地不,主人回答:不用种地了,光靠画牡丹就能全家吃喝不愁。至于一年靠卖画能挣多少钱,村民迟疑了一下说:这是商业秘密。

    农民靠画画就可以发家致富,实现小康,真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羲皇上人”的生活状态。

得到了小画家的慷慨赠画,记者姐姐高兴地与小画家合影

初次接受记者姐姐的采访,小画家不好意思地挠起头来

小学生在用心作画

童子挥毫写稚趣,老太泼墨抒心怀。无边牡丹纷纷画,不尽财源滚滚来。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焦作陈家沟:太极大师亮“丹田弹物”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