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4月30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先进模范人物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 今年又是三年一度的市劳模评选表彰年,我市将在全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表彰600名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岛市劳动模范。目前全市共有14000多名不同时期涌现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全国、省、市劳模。他们作为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伴随新中国60年的风雨沧桑,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出时代发展的强音,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劳模特征也与时俱进,然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劳模身上总是有些东西没有改变,并且每每遇到关键时刻,总能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这就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代代相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郝建秀作为一名普通纺纱工,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创造了郝建秀工作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广到全国纺织系统,为青岛纺织成为“上青天”三甲之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郝建秀小组传承了九代,但“火车头精神”依然在班组中闪光。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模严力宾,一名普通远洋船员,突遇火灾,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奋勇扑救,用宝贵的生命告诉人们,一位时代先模的价值选择。 进入新世纪,我市又产生了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金牌工人许振超,他在继承发扬老一辈劳模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精神同时,苦练技术大胆创新,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的全国著名劳模。在“金牌工人”许振超的带动下,青岛港又涌现出徐万年、皮进军等一大批先模人物。以德为重、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振超精神”成为青岛港码头工人的时代精神。 我们还看到,在我市去年救助汶川大地震伤员“战场”一线,全市唯一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年近七旬的全国劳模李桂美依然在忙碌,她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们:患者的需要是我的职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表率和示范效应是劳模作用的真谛 郝建秀、严力宾、许振超、李桂美,还有百年灯塔守护人王炳交、老船长张德奎、金牌农民工徐万年、垃圾处理场上的美丽女工程师占美丽……他们分属不同时代,来自不同领域,但都以实际行动不断丰富劳模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始终体现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成为广大职工效仿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作为劳模,不光要自己进步,还有义务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前进的道路。”青岛港前港分公司劳动模范张再春说。他们公司年年组织技术工人考工晋级,大练兵、大比武、练绝活、创品牌,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目前,公司现有高级职称87人、高级技师18人、高级工507人。其中,有2名员工被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有648名员工取得了技术职称,占在岗员工总数的40%,还培养选拔了一大批优秀农民工走上领导岗位、重要岗位。始终没把一名员工推向社会;年年按时足额缴纳员工的各类保险,员工工资年均增幅达到10%以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要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这是青岛大学于海生教授在学院里经常讲的一句话。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工作中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工作请放心。”王培河承诺,他是4808工厂电工车间船舶电工、高级技师、4808工厂船舶电工首席技师,先后多次被上级或工厂指派,参加伴随海军舰艇编队出访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活动,并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保驾护航任务。 “站在岗上,就要树立形象”、“上岗一分钟,奉献60秒”。这是现任青岛交运集团公司青岛汽车北站服务班班长李筠的工作格言。 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调整和多种思潮冲击,新时期的劳模正用敬业与创新诠释着劳模精神的特质,这些超越时空的精神特质正在不断结晶,汇聚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这种劳模精神历久弥新,劳模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发挥着品牌效应。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在各级工会的号召下,广大职工以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技术培训等活动。知识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层出不穷,“首席工人”、“首席技师”遍地开花,影响带动着全市广大职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劳模精神为战胜金融危机鼓足了必胜的信心 金融危机下更需要职工人人都有主人翁精神,凝聚个体微弱力量形成抗击风险的合力。市总工会组织职工深入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用劳模精神中蕴含的价值理念激发更多人的认同与参与,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危机之下见本色,一线职工知冷暖。振超团队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契机,进一步创造全新的“振超效率”。2008年12月25日18点50分,在全球第二大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公司首航的“地中海弗朗西斯卡”轮作业中,振超团队奋勇冲锋,仅用2小时55分就完成了全船2581标准箱作业,以船时效率498自然箱/小时,第八次刷新了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在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各大船公司纷纷撤线,各大港口效益纷纷下滑的情况下,振超团队经受住严峻考验,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了船公司不断在青岛港上新线,为公司2008年集装箱吞吐量成功跨越1000万箱做出了突出贡献。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首要措施。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工模具车间就有一位整天琢磨着如何废旧利用的钳工技师,他就是模具维修班长张军,他对模具结构不合理的地方大胆进行改进,给 P40-8556加装垫板使其闭合高度与P40-8557相同,将这两套模具同时装在同一台设备上,此项改进每年约降低成本10万元。对旧冲头、螺丝进行以大改小,以长改短,回收改制再利用,积少成多,每年节约生产成本3万元……类似的改进张军班组一年完成了82项。 “农民需要的其实不是一台洗衣机,而是能洗出干净衣服的解决方案。”青岛海尔销售公司农村市场推进主管陆海峰及时反馈农户需求。为配合国家拉动内需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海尔集团广大员工针对农村市场开发产品,专门设计了满足农户需求的各种解决方案,如“防鼠方案”、“安全用电方案”、“防雷击、信号弱方案”、“节能环保方案”、“特殊需求方案”、“农村信息化方案”等。海尔的冰箱、洗衣机、手机、彩电、空调、电热水器、电脑等共计7大类产品130个型号中标,受到农民的欢迎。 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龙头,青岛即发集团在当家人、全国劳模陈玉兰带领下,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的技术创新,平均每个月就会诞生120多种新面料、新技术,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他们国际市场抓升级,国内市场挖潜力,顺利摆脱了纺织服装企业普遍遭遇的“寒冬”,产品出口和企业效益逆势增长,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九月份。 劳模精神在新中国60年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激励作用。在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当中,劳模精神还将继续发挥它非常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氛围。在劳模精神的激励下,全市广大职工充分焕发出国家主人翁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推动实施我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