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科技 教育 医疗 > 正文

海鲜老板98万买下天价黄唇鱼 转手卖出125万

1
青岛新闻网 2009-04-04 07:30:57 都市快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福建渔民捡到一条42公斤重的黄唇鱼

    一个温州商人抢先以98万元买下

    一转手又卖了125万

    渔政部门:买卖黄唇鱼是违法的,一旦查处,将处以重罚

    通讯员 刘

德清 记者 甘凌峰

    “福建福鼎有渔民在海里捡到了一条42公斤重的黄唇鱼。 ”

    4月1日上午,温州有几个跑海鲜生意的老板几乎同时得到了这个消息,随即急急地往福鼎赶。其中一个温州老板抢先到达,并以98万的天价,买下了这条黄唇鱼。

    老陈捡到贵如黄金的黄唇鱼

    老陈今年40来岁,家住福鼎市嵛山岛上。

    4月1日早上6点左右,他和另一渔民划着小船去附近的小嵛山岛干活。 回来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不远处的海面上漂着一个金黄色的东西,好象是鱼。

    两人兴奋地划船靠过去捞起大鱼。这条鱼,遍体金黄,长约1.8米,当时已奄奄一息,嘴巴张开着,只有尾巴偶尔摆几下。

    回到码头后,老陈称了下,大鱼整整42公斤重。

    捡到“怪鱼”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这是黄唇鱼啊!这么大的黄唇鱼太稀奇了,少说也能卖个几十万。”当地几位老渔民看了后,肯定地说。

    介绍买家的鱼贩拿到5万“中介费”

    嵛山岛上有5000多的常住人口,其中90%以上都以渔业为生。

    有人捡到了天价黄唇鱼!这个时候最忙碌的不是老陈,而是当地的渔贩。据了解,每当有渔民捕到贵重的鱼,鱼贩们就会帮忙联系买家,从中收取“中介费”。

    渔贩们利用自己的网络分别给各地跑海鲜生意的老板打电话,有福建、广东的,最多的是温州的。

    当天上午,有几个温州老板就赶了过去。有个广东老板因为路途遥远,怕被人捷足先登,于是先开价84万元“预订”。

    先赶到的一位温州老板看了鱼后,一口开出98万元的天价,当天中午就成交了。“你怎么就不等我来了再卖呢?”广东老板知道后,埋怨老陈说。

    广东老板又联系上这位温州老板,提出以125万元要求转卖,但被温州老板拒绝了。

    据了解,老陈和这位温州老板成交后,充当中介的鱼贩拿到了5万元的巨额“中介费”。

    温州老板以125万元高价转手

    据这位温州老板透露,他当初买黄唇鱼是准备和几个朋友自己吃的。但后来他把黄唇鱼运回温州后发现,鱼身上有些伤痕,肉质不太好。于是只好125万忍痛卖了,一转手就赚了27万。

    这么一只黄唇鱼究竟值多少钱呢?为什么会如此走俏?“按照业内的行价,这只黄唇鱼如果按鱼肉、鱼肚细分地卖,估计可以卖到200来万。”嵛山岛上一位老鱼贩透露。

    2007年4月初,广东湛江市一渔民也曾捕获一条重达49公斤的黄唇鱼,随后被一酒店以58万元收购,酒店烹食了鱼肉,留下价值200万元的鱼肚不肯卖。

    去年3月1日,苍南渔民捕获了一条15公斤重的黄唇鱼,后来以89万的高价出售。

    买卖黄唇鱼是违法的

    昨天,温州绿眼睛环境文化中心理事长方明和往福鼎打了好几个电话,试图找到老陈,了解情况。

    “黄唇鱼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不准买卖,更不会有市场标准价。卖出这样的天价完全是市场炒作。”

    方明和说,因为海洋保护动物鉴别相对困难,而且对于渔民放生海洋保护动物该如何补偿,国家还没有相应措施,“所以跟陆生保护动物比起来,人们对海洋保护动物的保护意识还不强。”

    温州渔政处渔业行政执法科郑科长表示,国家对不同的保护动物,有不同的资源保护费标准。“买卖黄唇鱼是违法的,一旦查处,则要根据相应资源保护费标准,处以10倍以内的罚款。案件重大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资料库:

    黄唇鱼体长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达50余公斤。解放前,浙江沿海常有捕捞黄唇鱼,视为上等补品,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素有“贵如黄金”之说。

    黄唇鱼仅分布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海域,是我国的特有鱼种。由于数量稀少,加上沿海各地捕捞强度加剧,目前濒临灭绝。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网友呼吁封杀奥特曼 加大支持国产动漫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