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十万元招不够建筑工 牛年首个农民工招聘大集昨举行 近百招聘企业提供千余工作岗位但许多单位直喊“饿”
昨天上午,牛年第一个农民工招聘大集在市外来从业人员职业介绍中心举行。这场“迎新春”大型综合类现场招聘会吸引了近百家单位到场招聘,提供了数千个工作岗位。记者在现场发现,招聘单位打出的月薪已从往年的八九百元钱“升级”到了1500元,就是这样,很多单位还是招不齐人手,劳动力供需之间存 在巨大缺口。
一次招聘千名操作工
一家鞋业公司昨开出最大一笔劳务订单
参与昨天招聘会的企业中,约有两成属于加工类行业,虽然数量不算多,但这些企业“胃口”可不小,动辄就招三五百人。在昨天招聘会上,一家鞋业公司发出了最大一笔劳务订单,计划招聘1000名操作工人。据该公司招聘人员杨先生介绍,至昨天上午11时许,他们只收到了寥寥几十份报名材料,与计划人数相差甚远。“《劳动合同法》对我们这些加工企业影响不小,需要负担很多额外的福利开支,还有就是很多农民工都觉得操作工太累,不愿意干。”杨先生说,公司老总已经下了“死命令”,要求他们必须招齐这批工人,这几天他们都要靠在招聘会上招人。此外,万汇遮阳用品公司计划招聘500人,位列招聘额度第二,至于招聘二三百人的单位,则比比皆是。“我们的车就停在前面拐角那里,可以拉你们到我们单位看看宿舍、食堂。”为了能优先招到工人,即墨一家企业的招聘人员主动出击,一边分发报名表格一边“游说”着前来找工作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加工行业劳务缺口很大,而且不少企业都注明购买保险、吃住皆佳之类附加条件,但很少有人来此问津。“先看看有没有别的工作,反正这些单位一直缺人,找不到好的我再回来报名。”来自潍坊的孙荣已经连续4年在青岛打工,积累了不少招工经验,他告诉记者,现在不是农民工排队等活儿的时代了,他们找活儿也要“挑三拣四”才行。
熟练建筑工年挣10万
一劳务公司为招聘技术工人开出天价年薪
“再像往年一样出个八九百元钱,估计是招不到工人了。”一家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感慨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近百家单位提供的数千工作岗位中,除了搬运工、缝纫工、操作工等岗位工资在八百元左右之外,绝大多数岗位开出的月收入都在1500元左右,特别是饭店、宾馆等服务行业纷纷开出月薪1500元至2000元的优厚条件,而那些技术性的岗位工资更好。
“年薪6万至10万元!”一家劳务公司的招工启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也是当天招聘会上最高的年薪数。据该公司的招聘人员介绍,他们此次招聘的都是模板工、抹灰工、管道工、电焊工等技术工人,准备远赴国外从事建筑施工。
虽然开出了天价年薪,但该公司还是没有招够人手。“其实年薪10万元在建筑工人里真不算多的。”中建八局的郭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抹灰工的收入来说吧,他们现在的收入都是按照施工面积计算的,熟练工干一天平均能赚六七百块钱,多的一天能赚到一两千块钱呢。”
“招聘缝纫工30名,女,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记者看到,很多招聘企业都提出了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对此,来此招聘养鱼工和配送司机的孙先生说,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用工单位为员工补交社保费、养老保险等,使得用工成本增加了不少,所以在招工的时候更愿意多出点钱,雇个熟练工人,不愿再出钱培养新手了,“别看我们公司是派送鲜鱼的,也需要工人熟悉鱼的习性、岛城道路什么的,所以要求工人都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本科生赶农民工大集
毕业于西安商学院的小贾是求职者中学历最高的
来自莱阳市蛇窝乡的贾世辉也许是昨天参加招聘会的人员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今年25岁的小贾两年前毕业于西安商学院,是一名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学的是电子商务。
“我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招聘会,这里可能只有我一个本科生吧。”小贾略带羞愧地说,他大学毕业以后就来到青岛工作。2008年9月份前后,他所在的中介公司裁员,自己成了无业游民。因为一直找不到工作,所以过年也没有回家,“一直没跟家里人说失业的事儿,主要是怕邻居知道了笑话。”在昨天的招聘会上,小贾连看了好几家单位的介绍,都没有递出自己的简历,“不是我挑活儿,有的工作我真干不了。”记者发现,小贾只是在应聘人保公司的理财顾问时,说出了自己的学历,而在其他摊位上求职时,他都不大愿意提及自己的学历。“如果不是手头太紧了,我肯定不会来这里找工作!”小贾坚定地说,这只是一个过渡期,将来还是要找个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在昨天的招聘会上,将近九成的单位都承诺包吃包住,而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民工最关注的一点。“肯定要管住的,不然还要租房子,哪还能挣到钱啊?”一名操着四川口音的男子告诉记者,大学生找工作是找事业、找理想,而农民工则是找生存。
专家观点
所谓“民工荒”
更是“权利荒”
采访对象:青岛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孟天运
至昨天11时许,共有不到400人参加了这场招聘会,而不少企业一下就要招聘四五百名工人,如此巨大的反差预示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民工荒”又来了。“民工荒”是如何产生的?其根本解决之道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青岛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孟天运教授。
“与其说是‘民工荒’,不如说是‘权利荒’。”孟教授介绍说,其实,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是有的。“劳动的无限供给”还存在。那为什么工厂招不齐工人呢?主要是农民工更会算账了,觉得打工没有在家务农或创业的利益高。虽然农民工的劳动待遇一直在改善,但与城里人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福利保障等方面。欠薪、歧视、克扣工资等严重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情还经常发生,这些都会被农民工算入打工成本。“当农民工感觉打工不划算,他们自然会走出工厂,回家休息。”
如何有效缓解“民工荒”?孟教授指出,首先应该增加或改善民工的权利,即通过权益的改善将民工吸引回来或吸引过来;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很多地方不是没有招到农民工,而是招不到合适的农民工,从这个角度来讲,‘民工荒’也是一种‘技能荒’。”
本版撰稿 记者 官华晨
现场花絮
张口先问签不签合同
“你们签不签合同啊?”“签。”“给保险吗?”“只管养老保险。”听到招工单位这么说,来自淄博市桓台县的张克勇扭头就走了。张克勇告诉记者,农民工现在找工作关注的不光是到手的钱,各项福利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以前找工作都不算这个账,觉得挣得多就核算,其实是吃亏了,我们现在找活儿都要算账。”张克勇说,他宁愿找个收入低点但给投失业保险的单位,这样的工作干着才放心。
像张克勇一样,不少农民工在询问岗位情况时,都是张口先问签不签合同,而这里的招聘企业绝大部分都承诺签订劳务合同。同时,也有不少农民工不怎么在乎合同,尤其在流动性很强的行业,比如餐饮、家政。在海梦圆餐饮公司的摊位前,一名来自胶州的农民工就提出不签合同的要求。“很多人都觉得,签了劳动合同就不自由了,不方便自己跳槽。”该公司的招聘人员说,很多人来应聘的时候,都不愿意从工资里扣保险,更希望把工资涨上去。
岛城本地人来凑热闹
昨天的招聘会上飘着五湖四海的方言,其中不乏熟悉的青岛口音。据记者了解,今年参加招聘会的青岛本地人特别多,能占到全部参会人员的一成左右。家住湖岛的崔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这里是外来从业人员职业介绍中心,但他还是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最好是上晚班的,比如看大门什么的。”崔先生说,他在家里待业也有大半年了,虽然拿着低保补助,但还是希望能找个轻快点的工作,赚点外快补贴家用。对于收入,崔先生的预期月薪是1000元,但他看遍了所有的摊位,还没发现有月薪1000元招聘保安的。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岛女士说,本来她的心气儿也很高,不打算到这里找工作,最后为了生活还是来到这里。“希望能找个干家政的活儿,累点不要紧,只要老板人好就成。”这位大姐说,她在青岛有住房是最大的优势,希望一个月能挣到1500元。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来此找工作的青岛人不少,但大部分没有找到喜欢的岗位,而且都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