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通过奥一网等网站,发信给网民拜年,呼吁网民继续保持参与热情,通过网络对广东发展建言献策,“顶”起一个富有建设性的网络社会。(1月23日《人民日报》)
官员通过网站发信给网民拜年,这是一种新的执政理念。网络时代,网络蕴含着巨大生产力,官员重视利用网络拜年,可以提升亲民效率。目前我国网民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 报社考察时强调,“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并首次在网上与网民对话,这已为各级官员利用网络做出了表率。汪洋和黄华华利用网络向民众拜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言行,既拜出了新年气氛,又拜出了亲民效率。
网上拜年 贵在连年。从去年春节起,汪洋、黄华华就在网上发布了《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向4500多万网民拜年。并邀请网民“灌水”、“拍砖”,还利用网络的互动特点,收集网民的留言和发帖。一两天内,仅奥一网有300多万人次点击阅读该拜年信,跟帖总数超过1200条。当然,在其他地方,也有这样做的。比如湖南省120个县(市、区)委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县市区长,今年就准备在网上发表新年祝辞,向广大民众祝贺新春。
但是迄今为止,官员重视利用网络给网民拜年的并不多,宝贵高效的网络资源并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这不仅十分可惜,也说明这些官员的执政理念不新,需要尽快改变。假如各地官员都能像汪洋、黄华华那样,改变执政理念,重视利用网络与网民交流,主动邀请网民灌水拍砖,既会拉近自己与网民的距离,又可借机获取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改进和提高改革发展效率都很有好处。
官员利用网络拜年,既要讲祝福性的话,又要讲表态性的话。比如在新年内,准备为民众做多少件好事、实事,政府将要带领民众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些网上公开讲的话实际上也是许诺,需要网下兑现。兑现是一种压力,又是一种动力。政府重视从兑现新年网上拜年承诺起步,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不打折扣,量的积累多了便会产生质变,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便会树立起来,民心政府才会有名有实,名至实归,民众才会感到舒心和满意。
网上祝贺新年,受众广,渠道畅,效率高,是值得大力倡导的新的拜年方式。广东省党政“一把手”已经第二次这样做,湖南省120个120个县(市、区)委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县市区长也已准备采用这种方式,其他地方的官员应该受到启发,都来这样做,让网上拜年应成为时尚,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得大些再大些。(作者 张永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