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执行110、便民立案大厅、案件进展信息查询、判决文书在互联网公开、法院开放日……记者昨日从全市法院院长会议上获悉,去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3399件、审结102613件,同比增长14.79%、14.37%。今年,全市两级法院将更加提高司法工作的透明度,畅通民意沟通的表达渠道,开辟“绿色通道”妥善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
“执行110”5分钟内出警
“春节后全市两级法院都必须设立执行110、便民立案大厅和案件信息公开查询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邹川宁在今年的工作安排中要求,法院审理案件的三个过程都有一个好的机制。立案过程中,设立便民诉讼服务大厅,设置导诉台,开辟休息区,对立案、交费、诉讼指导、联络法官等事项,实行“一条龙”服务;案件审理过程中,设立案件信息公开查询机,老百姓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进法院用手一摸屏幕,就知道自己的案子在哪个法官手中,案件进展得怎么样了;案件执行中,设立“执行110”,值班人员接到当事人举报线索后,必须在5分钟内出警,及时控制被执行人,并视情况采取措施。
判决书要在网上“晒”
“部分案件的判决文书要上网,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邹川宁介绍,今年将继续推行全部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上网,实现部分刑事、民商事案件裁判文书在互联网上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通过开展“法院开放日”、“人大代表进法庭”等活动,促进社会对司法工作的了解,满足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另外,继续通过设立便民信箱、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民生案件有“绿色通道”
“对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的农民工工资、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赔偿等案件开辟‘绿色通道’。”邹川宁说,两级法院今年将坚持快立、快审、快执,防止因案件拖延影响群众生活,特别是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发生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件,要协调好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与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关系,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法官在发放判决书时,也要附带发一张“判后答疑”申请表,群众有权知道判决中的疑问。(孙启孟 曾宪权 吕佼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