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采取各项帮扶措施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健全残疾人教育就业机制,做好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提升了我市40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进一步扩大。我市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组织实施了系列重点工程,在过去5年里共使6万多名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或功能补偿。几
年来,我市先后开展白内障复明“光明行动”,在山东省内率先实施了白内障无障碍区创建活动,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8万余例,为近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手术;开展聋儿、智力残疾儿童、脑瘫儿童、低视力儿童康复与救助工作,向贫困学龄前聋儿配发了助听器,拓展了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项目;实施“长江新里程计划”普及型假肢装配服务项目,为300余名缺肢者装配了普及型假肢,市普及型假肢装配站被评为全国“十佳”装配站;积极开展麻风畸残者康复、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救助服务工作,使2000余名患者在康复中受益;建立了残疾人用品用具爱心服务站11处,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发放适用辅助器具6000多件;在推进“康复在社区、服务进家庭”工作中,实施了肢体残疾人康复与训练、盲人定向行走等项目。
残疾人教育就业机制进一步健全。我市以残疾人就业“万千行动”、“助残就业春风行动”为载体,通过组织残疾人就业洽谈会、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实施地税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完善全市劳动就业网、建立残疾人就业工作统计考核体系等措施,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在过去5年里共安置残疾人就业3866名,目前全市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就业率超过90%。残疾人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按照培训与就业结合、与扶贫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和博爱中专、特殊教育学院的骨干作用,对6000多名残疾人实施了职业技能培训。2004年开办的残疾人特殊教育学院被命名为中央电大教学点。
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我市制定了扶助贫困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康复扶贫贴息贷款、残疾学生救助等多项扶贫政策。全市共发放残疾人扶贫贴息贷款9000万元,开发扶贫项目47个;全市建设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40多个,直接扶持1100多名残疾人脱贫。每年救助、奖励贫困残疾学生及家庭子女、大学生4500多名。连续四年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共计投入资金7200多万元(其中两级财力投入4800万元,福彩公益金投入1600万元,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投入社会募捐资金800万元),为4600户贫困残疾人修建了危陋住房。市发改委、房管、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市内四区城市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实施意见》,从2007年开始,通过廉租住房配租、房屋维修、发放廉租住房补贴等措施,解决了城市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问题,走在了全国前列。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更加完善。我市制定了《关于对市内四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的意见》、《青岛市视力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实施办法》等,目前享受农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特殊救助金、生活补助金的残疾人数已达到3万多人,农村残疾人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3000多名重度无业残疾人免费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李 强 马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