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青岛分中心举行了奥运与科技情况新闻发布会,据市科技局副局长盖健介绍,2001年申奥成功后,按照举办一届 “有特色、高水平”奥帆赛的总体要求,我市组织实施了“科技奥运专项”计划,针对奥帆赛的实际技术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基础调查和相关技术集成与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技术数据和研究成果,形成了陆海空三位一体,软硬件紧密结合的“科技奥运”技术支撑体系,为举办一届“有特
色、高水平”奥帆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其中,两项科技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填补了空白。
首部浮山湾研究著作出版
据盖健介绍,在首批“科技奥运专项”计划中,我市以科技支撑绿色奥运,创造优美洁净的近海海域环境为主题,组织了“青岛近海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来源及控制对策”、“赤潮防治”等课题的研究,并相继实施了“青岛近海沉积环境与海上奥运比赛海域地质调查”、“海上奥运比赛海域地磁力和地貌调查”等。其中,由市气象局承担的“青岛近海夏季天气预测和海上运动气象保障研究”项目,通过研究影响海上运动的突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和预报理论,提高了我市的短期和临近天气预报水平,建立了青岛地区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
此外,在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十余家涉海科研部门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对浮山湾及其周边沿海区域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长达55万字的国内首部关于《青岛浮山湾自然环境调查研究》专著。
太阳能技术应用于奥帆中心
为把奥帆中心建设成节能环保、国际一流的场馆,东奥建设集团公司承担“海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在奥帆中心应用”项目,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海水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为8000多平方米的媒体中心提供供热、制冷所需能量,这是国内首次在公共建筑中应用海水源空调技术;此外还将太阳能技术分别应用于奥帆基地的后勤保障中心和运动员中心。其中,运动员中心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热量加热300平方米游泳池水,并同时提供洗浴等生活热水,这是国内首次在一个项目同时应用太阳能空调和热水系统。
多普勒激光雷达填补空白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运用科技手段为奥帆赛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撑,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加强技术集成,有针对性地解决与奥帆赛相关的技术难点,相继开发了“可移式多普勒激光雷达”、“奥帆赛场水文气象浮标”、“帆船帆板运动员陆上智能训练仪”等项目。其中,由海洋大学研制的国内第一台“可移式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国际上第一次实现碘分子吸收滤波器的先进技术,填补目前气象业务中探测晴空风场的空白,具有始创性贡献;由山东省科学院青岛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奥帆赛场水文气象浮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数据准确,实现了中国浮标首次在国际大赛中的应用。
由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第29届奥帆赛作业艇的研究开发”项目赢得了国际帆联的高度评价,获得了2008年奥帆赛工作艇的生产资格,实现了自主开发产品首次在国际奥帆赛中使用。
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奥运”
在为奥帆赛提供强大科技支持的同时,我市还加强技术集成与应用,促进奥运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中既有海尔、海信等大型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也有青岛国林实业有限公司等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奥运专项”计划实施七年来,全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科技奥运共投入专项资金2.17亿元。记者 孙静芳 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