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之间也在酝酿建海底隧道
此前,建设韩日海底隧道的方案已经在日本、韩国经过了激烈的讨论。目前已压缩为三个路线:日本九州佐贺县唐津至对马岛下岛至南巨济市(209公里)、九州唐津至对马岛上岛至庆南巨济市(217公里)、九州唐津至对马岛至釜山(231公里)。这条隧道的长度为英国到法国海底隧道(50.54公里)的4倍多,如果建成,将会成为世界海底隧道之最。
有学者指出,一旦中日韩三国通过海底隧道的方式实现直接连通,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交往也将更加密切。
专家说法
建隧道费用可融资解决
目前中韩海底隧道仍停留在论证阶段,修建这条隧道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沈骥如说,从目前来看,三个方案的中韩海底隧道的长度都在370公里左右,若选择平泽—威海隧道方案,则总工程费用将超过80万亿韩元(约合6557亿元人民币),需花费20多年方可建成。但沈骥如表示,费用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费用可以通过筹组公司,双方政府共同出一部分投资入股、企业进行一部分投资入股,再将公司股票投入股市等多种方法进行融资。而工程技术更不是问题,沈骥如表示修建海底隧道与目前城市地铁技术相差并不算大,同时中韩之间的黄海地质条件比较适宜修建隧道,只要资金充裕,技术上并无难以逾越之处。
修建意义
中日韩经济将更加一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沈骥如认为,韩国京畿道政府的这份方案着眼点在中韩两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上。目前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海运。虽然海运价格较低,但存在着速度慢、受天气影响大等不利因素。沈骥如说,如果中韩之间修通了海底隧道,中韩之间的物流将更加快捷,企业之间依存度将会更高,再配合韩国、日本方面积极酝酿的韩日海底隧道,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将有望在经济上整合形成一个大市场。
原本船运需要1到3天时间变成通过铁路、公路运输仅需要3个小时,中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巨大的。受海运条件限制,当前韩国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主要集中在山东、京津、东北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而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则大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中韩海底隧道一旦修通,将有力改变这一格局,整个华东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将共同因中韩海底隧道而受益。
本版据《环球时报》、《重庆时报》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