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靠“堵” 期待“禁租令”的心理关怀
近两年,大学生校外租房日趋升温,为此,教育部在今年7月再下“禁租令”。开学在即,“禁租令”能否真正奏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7月6日,教育部的一纸禁租令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严格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对特殊原因在校外租房的学生,要履行相关备案手续,加强信息沟通,严格教育管理。”
暑期已接近尾声,不少高校8月下旬即将开学,新的学年,“禁租令”能否真正奏效?租房现状不容乐观
这已是教育部在近几年来第三次对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作出规定。2004年,教育部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2005年,教育部的“语气”有些“缓和”:“需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学校也要制定切实措施,加强教育管理”。而此次教育部再度“禁租”,是缘于目前的大学生租房现状。据介绍,目前,高校内因为班级或集体住宿引发的意外事故相对较少,相反,学生在校外租房却频频出现煤气中毒、遭遇偷盗抢劫以及因孤独寻短见等事件。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校外租房下禁令是教育部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到校外居住的安全问题,二是要求学生集体住宿舍,有利于加强管理,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利弊争论不休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学生可不可以在校外租房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
“我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个人空间。宿舍里大家休息时间不一致,还有宿舍的隔音效果也不太好,晚上睡觉时不时听得到隔壁的吵闹声,经常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果。”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王说。她还有几个月就面临考研了,面对教育部的禁租令,她有些为难,“谁知道开学后学校会不会强制让我们搬回去呢?其实我们确实有必要在校外租房。”
采访中记者发现,学生校外租房有种种理由,考研、在校外实习、生活习惯不同或与恋人同居是大学生在校外租住的主要原因。在“租房一族”中,考研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学习休息时间自由、比较安静的个人空间是他们选择租房的主要理由。租房者大多为高年级学生,而大一、大二学生在校外租房者还为数不多。
不少高校负责人表示,禁租令执行起来有困难,因为绝大多数高校校规中并没有规定大学生一定要住校。某大学相关负责人称,很多租房的学生也在学校交住宿费,要掌握几万名学生的实际住宿情况比较困难。再说,学校对擅自在外居住的学生并没有相关的惩罚措施。对于学生的个人生活,学校不好过多干涉。
支持“禁租令”的最强烈的声音来自学生家长,绝大部分家长对教育部的“禁租令”举双手赞成。他们认为,身为大学生,理应遵守学校及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集体生活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此外,大学生毕竟还没有经济能力,校外租房的钱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多管齐下才能奏效
更多的声音表明,简单地“堵”,不是规范学生住宿行为的好方法;要执行教育部的“禁租令”,高校还要采取较为灵活的方法,采取较为人性化的规定。
北大教育管理研究员赵晓杰认为,集体住宿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内容,这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教育部禁止大学生在外租房的规定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的措施。他建议,希望学校能够采取自由选择室友、考研寝室延迟熄灯等办法,以人性化的规定来杜绝学生在校外租房的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许老师认为,要使“禁租令”真正有效,学校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让大学校园生活增添文化魅力,让学生对宿舍产生“家”的感觉,信任集体,有困难能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老师、同学倾诉。
有教育专家认为,此次禁令,并不是单方面的针对学生,同样,也对学校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是双向的,是在促进协调的一个过程。后勤社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在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不能只是靠“堵”,而要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居住、学习环境,同时应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要,多管齐下,才能使“禁租令”真正有效。(记者 于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