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本周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多日将两个月前创出的4335点踩在脚下。这波股市创新高的过程中,与继续升温的A股开户数相比,新基民的势头更猛,甚至部分股民在“赚了指数不赚钱”后,开始将资金转向基金。
现象:
投资者更爱买基金
8月1日上午9:35,记者在建行泉城路支行的基金专柜遇到了柳先生,他填了一张交银施罗德蓝筹基金申购表,申购金额是20万元。
柳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股市里泡了四五年,从去年至今的大牛市行情里,资金账户实现了翻番,总体来看还是可以的。但经历了“5·30”暴跌后,当时接近200%的利润,五天蒸发了150%,“差一点搭上本钱。”柳先生提起当时,记忆犹新。
为了保存自己的收益,柳先生将股市里的钱转到了银行里,并于交银施罗德蓝筹基金发行首日,前来开立基金账户。可能抱着柳先生同样想法的股民太多了,交银施罗德蓝筹基金首日发行,销售出现井喷,120亿的预定发售目标在1个半小时内被抢购一空,而当日的总认购金额预计更是达到360亿。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周六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四,沪深两市投资者新增开户总数为73万户,其中新开A股账户12.8万户,B股账户1228户,基金账户60万户。基金日开户数已经是A股的四五倍。
在中信建投证券济南泺源大街营业部的基金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从股市上转钱买基金的越来越多,买基金的单笔数量也有大涨的趋势。
原因:
基金轻松跑赢大盘
“股市从3563点涨到4562点,这波999点的涨幅中,散户收益能赶上基金收益一半,就算是高手了。”刚刚申购完基金的柳先生,跟记者侃起了炒股经。
柳先生的30万元资金,在3563点时持有两只股票:一只是太极集团(600129),当时的股价是16元;另一只是华天酒店(000428),当时的股价是18元。记者看到,这两只股票到周五的收盘价格分别是17.83元和18元。这就意味着,在这波999点的涨幅中,柳先生只有一只股票盈利,每股只有1.8元的盈利。“30万元一波大行情赚了不到两万元,很可怜。真是赚了指数不赚钱。”
一方面,大多数散户股民赚了指数不赚钱;另一方面,基金收益率远远高于指数上涨幅度。统计数据显示,从5月30日收盘4053.09点到8月2日收盘4407.73点,两个多月上证综指涨幅约为8.75%,而具有可比性的约213只偏股型基金中,只有约11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没能超越大盘的涨幅,其余的业绩表现都超越了大盘。其中,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分别高达30.59%和30.41%,是同期大盘涨幅的3倍多。
在基金收益远远超过大盘的情况下,最近一个月来,新基金发行成了投资焦点。7月份,相继有国投瑞银、大成、工银瑞信三家基金公司发行的创新型基金,获批发行的长城品牌优选、泰达荷银市值优选两只新基金,以及封转开的博时新兴成长,共募集了约730亿元资金。
提醒:
基金并非只赚不赔
针对继五月基金热潮后,涌现出来的又一波基金热,齐鲁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马刚认为,找专家理财,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理财方式。马刚认为,“5·30”股市大跌后,散户的风险意识得到大幅提高,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基金,以期望通过专家理财的方式来更好地获取股市上涨的收益,同时尽可能规避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
马刚同时指出,任何投资产品里,收益和风险历来都是孪生兄弟。如5月28日、5月29日大盘连续两日高开,5月29日冲破4300点,这两日有超过10万新基民入市。但是,直到7月27日,还有约9只偏股型基金的净值未能回到“5·30”调整之前,这也就意味着,这两天追高入市的资金被苦套了约两个月。
该专家提醒广大投资者,基金并非稳赚不赔,虽然基金是专家理财,能实现组合投资,但也只能是分散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投资者切勿盲目追涨,尤其是一些短期投资资金。本报记者 李克新 实习生 周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