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河北省教育厅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的通知》提高了中外合作办学准入门槛,尤其是第三条“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合作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对此,石家庄经济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两个‘三分之一’是最难办到的,一般院校难以做到。”
22家机构和项目通过复核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
我省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会议4月在沧州召开,省教育厅对教育部复核通过的2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颁发了许可证书和项目批准书。会上,我省确定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原则为“控制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创造品牌”。
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在此次会议上被屡次强调。省教育厅要求各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坚持公益性原则,坚决制止以中外合作办学的名义实行乱收费、高收费的行为,防止教育产业化倾向。
中外合作办学为何受追捧?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自1995年教育部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以来,我省有55个单位提交了中外合作办学申请,今年有2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复核。
中外合作办学为何发展迅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石家庄经济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负责人认为,对许多中国家长来说,能把孩子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花多少钱也会在所不惜的。但直接送孩子到国外去,孩子未必适应,中外合作办学让学生在国内“预热”一两年再出国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霍献育认为,有三项显而易见的“好处”吸引着学生和家长,其一是“费用低”,学生在不出国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但比直接出国留学、在国外生活便宜不少。其二是“门槛低”,直接申请境外高校对学生语言水平要求要高,许多学生难以如愿,而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相对容易;其三是“出路好”,他以本校和乌克兰一所国立高校的合作为例解释说,学生不扔掉英语的情况下又掌握另一种外语,再加上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业会比较容易。
新规将提高办学门槛
省教育厅国际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教育部规定,拟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开展部分教育活动在国内、部分教育活动在国外这种‘双校园’(2+2、3+1等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过程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过程应在中国教育机构内实施。
据介绍,目前我省咨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较多,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的通知》将成为合作项目能否获得批准的必经“门槛”。
办学成本提高将导致没人做?
“学校的初衷都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同时提高学生受教育的含金量,为学生提供更多出路。”接受采访的几位省内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了对政策的赞同,同时也表现出对我省中外合作办学前景的些许担忧。
石家庄经济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负责人分析说,国外原版教材太贵和派出外教人力成本太高是两个‘三分之一’最难实现的原因。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外事处负责人对记者说,“资金不够、外语不行是我省许多学生的问题,加之我省缺少国际化的氛围和环境,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本来就比较慢。此次教育部出台政策提出了很多要求,按这个要求办学成本肯定会增加,这就牵扯到收费问题。收高了学生难承受、政策不允许,收少了如果赔本谁也不会做。”该先生认为,我们要公益、外方要效益,这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教育部的政策会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
虽然不少接受采访者言语中透露出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新规出台后如何发展的忧虑,但他们同样相信并期待,以“质量”为核心内容的本次整改之后,“市场将更规范,学生会受益,中外合作办学会更‘名副其实’”。(许静
纪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