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沧口区的营子村被国棉七厂、八厂、橡胶二厂、耐火材料厂团团围在中间。村里的居民多是周边各厂的职工,仅有少数是西流庄人民公社营子大队的社员,属于“农业人口”。那时候城乡人口的管理、口粮日用品的供应都不一样,处于城乡结合部的街道居委会召集个会议,宣传国家的政策,
发放各种票证,事务格外繁杂且易出纰漏。那时做居委会主任及街道组长都是义务的,大家对如此纷乱艰难的工作颇有些畏难情绪,人员变换很频繁,惟独在耐火厂宿舍住的孙绣君大娘给营子北半边的百余户人家做了十几年的街道组长。到她年近花甲跑不动请退时,众位邻居都还对她依依不舍地一再挽留。大家敬佩孙绣君老人的人品,殊不知孙绣君老人还有一段不平凡的革命经历。 孙绣君高高的个子,秀丽的脸庞,善良贤淑,她的一生遭际令人感慨万千。1909年旧历7月22日,孙绣君出生在五莲山余脉的一个小山沟———苗家沟里。那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乡僻壤,山岭薄地出产不丰。小女孩降生在传说中的“财神节”那天,而她落生的人家却一贫如洗。父亲打零工;哥哥被贫困逼得去“闯关东”,一去沓无音讯;两个姐姐一个15岁,一个13岁,都被送了做童养媳。孙绣君5岁时,家里添了个小弟弟,面对家中四壁空空的凄惨景象,她的母亲得了严重的产后忧郁症。生下孩子二十多天,这位不幸的母亲竟然投环自尽,扔下嗷嗷待哺的婴儿和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那孩子躺在冰冷的土炕上饿得老是哭,听他哭急了,5岁的小姐姐用手指头往他嘴里抹一点玉米糊糊,可怜那孩子没满40天就饿死在襁褓之中。孙绣君的父亲为了糊口四处打工,空荡荡的家里只留下5岁的孙绣君。她饥一顿饱一顿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还学会了照顾自己。生性要强的她从不看邻家吃饭,也不肯伸手接下别人因怜悯递过来的食物。穷人家的孩子一无所有,她每天会用梳子蘸着清水把一根辫子梳得光溜溜的;只有一件破衣衫,她在夜里把衣服洗净晾干第二天再穿上。 那年月,大脚板的女孩受人嘲笑并且很难找到婆家,而裹脚又是那么痛苦不堪,有多少女孩子白天裹好脚,夜里疼痛难忍又把裹脚布撕裂扔掉。幼小的孙绣君没有人管她的头和脚,也没有人管她将来能不能嫁出去,她只是看见村里同龄的女孩都裹起了脚,又听了邻家大娘讲的大脚板女孩受虐待的故事,便咬着牙给自己缠脚。一个7岁的小女孩,忍着钻心的疼痛把自己的脚用破布缠小,居然周周正正像模像样,引得乡亲们一齐赞叹。这是怎样的一幅悲惨情景?我们不能用今天的审美标准去衡量90年前的人的行为,感人至深的是7岁小女孩的惊人毅力和顽强精神。孙绣君在生死线上挣扎着长到14岁,竟然出息得高挑秀丽、心灵手巧,那么善良懂事,那么勤快有礼貌,这个从小没有妈的孤女,自己把自己修养调教成了村里最优秀的女孩。这一年,远嫁到诸城县的本家姑妈回娘家,赞叹她的自尊自强,把她带到了自己的婆家诸城臧家庄,从此改变了孙绣君人生的道路。 在诸城臧家庄里,臧家是大姓,自明代到清末,为朝廷重臣。当年山东五大名寺五莲山的光明寺之名扬四海、之兴盛发展,甚至原名“五朵山”由万历皇帝钦定改名为“五莲山”,追溯起来,莫不是因了臧家人之功。臧家历代考取无数的举人进士,为官者尚书、巡抚、郎中……到清末点了个翰林,此人就是诗人臧克家的曾祖父,当地人从此便称臧家大院为“翰林院”。臧家是书香世家,几十上百口人的大家庭聚居,严格遵循着传统的礼教。孙绣君在“翰林院”里的身份很特殊,她是少奶奶的本家侄女,却又出身贫寒,寄住在此,伺候姑妈,陪伴小姐,处在半客半奴的位置。然而聪颖的孙绣君处事不卑不亢,勤勉机灵,善解人意又自尊自爱,得到了臧家上上下下的喜爱。她在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乡绅之家里大开了眼界,学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学成了一手好女红和持家的本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