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船舶工业起步于德国殖民时期。对于德国胶澳租借地而言,无论作为远东军事基地,还是作为港口贸易城市,都必须配备与之相适应的船舶维修和改造的工业设施。因此
,殖民当局在修建港口码头的同时,投入巨资打造当时最先进的船舶维修及造船厂,并把它作为整个港口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张1911年3月17日从青岛寄往德国的明信片上的景象,展现的正是位于港口内的青岛造船厂。    这个造船厂坐落在大港北部防波堤上,即现在的五号码头。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两层楼房是造船厂的办公楼,左侧的建筑是船厂的车间;办公楼后的那个像吊车似的设备,是造船厂150吨起重机。    青岛造船厂属于德国胶澳租借地的督属企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有”企业。耐人寻味的是,这“国有”二字是胶澳总督府不得已才戴在自己头上的。起初,当局对租借地未来的船舶工业寄托了很多期望,其中之一,就是渴望德国本土私营大公司、大企业能投资建设。为此,从1899年开始,总督府就多次与这些企业接触,特别是克虏伯公司,更是他们最理想的投资建设者。然而,任凭当局竭力动员,克虏伯等公司企业总是犹豫不决,因为在克虏伯等看来,投资东亚胶澳租借地的船舶维修制造业,就像下赌注,输赢难料,而且感觉输得可能性要远远大于赢。深感引进国内“私资”无望,迫不得已的胶澳当局只好自己动手建造。其实,当胶澳总督府全力在德国国内“招商引资”时,其地盘上已经有同胞在开办船舶维修厂了,只是规模小点儿。由于当局心气很高,根本就没把这个小船厂放在眼里,也就没想过与小企业合作。当总督府的船舶维修制造厂刚刚起步时,这家由德国造船技师芙兰茨·奥斯特开办的小造船厂已经很火爆,并于1902年10月9日建成了青岛历史上的第一艘船,这显然与“国营”船厂形成了竞争局面。对于这个当初没放在眼里的小造船厂的崛起,当局不得不采取遏制的手段,给胶澳租借地的轮船和航运公司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把船舶维修和检查业务,不要再委托给奥斯特船厂,而转给“国营”船厂。就这样,奥斯特的船厂被粗暴地排挤出租借地市场,于1912年关门了。    “国营”青岛造船厂,最初的名称“水师工务所”,1900年开办,当时厂址位于现在的莱阳路,后改名为船坞工艺厂。1905年,船坞工艺厂迁到了照片上的这个码头,1907年正式更名为青岛造船厂。    青岛造船厂的经营曾经很不景气,几乎成了当局的一块心病。有意思的是,照片上,在这个当时东亚最先进的造船厂的码头上仅停靠着一艘小船,不知这是不是摄影者故意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