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复信精神 新疆各族青年建功西部边陲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3日电“五四”青年节前夕,记者来到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村团总支书记买买提·沙吾尔指着一排排掩映在梨花丛中的新农舍对记者说,全村青年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复信精神,正努力建设新的达西村。
达西村居住着维吾尔、汉两个民族的1250人,有耕地9300亩。“达西”维吾尔族语的意思是“盐碱地”。过去的达西村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是有名的贫困村。在党的富民政策带动下,达西村实现了脱贫致富。
富起来的达西村青年不忘总书记的关怀,买买提·沙吾尔专门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汇报了村里的变化。去年5月4日,买买提·沙吾尔和全村青年收到了胡总书记热情洋溢的回信,勉励他们为新农村建设、为巩固和振兴西部边陲再立新功。
胡锦涛总书记的复信给达西村带去了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巨大鼓舞,全村依靠科技,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去年人均纯收入达7136元,年底荣获了国家级小康村的称号。
胡锦涛总书记的复信不仅激励了达西村的广大青年,也激励了新疆各族团员青年建功边疆的热情。
和静县和静镇巩哈拉村青年艾买提·买买提带领村民建造了1000亩的防风林,修建了一座总投资120万元的连心桥。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哈尔墩村团支部书记阿不来提·夏班,家庭年经济收入达30多万元,他致富后不忘乡亲,先后拿出30多万元创办“青年之家”、修缮小学校舍,还将自己80亩耕地转让给比较贫困的乡亲。
新疆46所大中专院校的2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复信激励下,申请到农村去建功立业。已有300人在农村找到了岗位,其中100多人成了带头人。
在开展“面对面、手拉手”志愿者活动中,有3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与各地州市签订责任书,深入农村、牧区开展义务支教,帮助20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各族青年还纷纷捐款捐书,为13个地州市的贫困县捐赠图书车14辆、书籍7万余册。
各族青年与群众携手并肩,防风固沙。全年植树3万多亩,种草8万多亩,使干涸的沙漠戈壁披上绿装。在涉及石油、化工、电子等行业中,各级共青团组织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引进资金29.6亿元。新疆青年企业家努力创业,共创办了12个青年科技园,创收总金额达6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