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政法大学“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招生计划”的信息披露后,舆论几乎呈一边倒地报以赞美,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公平”立论。但是笔者以为,这样的众口一词,不仅经不起推敲,而且如果朝着这样的方向进行高招改革,还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在认识上,我们首先应该明确“高校到底是干什么的”。按
我的理解,只要是面对全国招生的高校,都应该是一个有着完全自主的办学宗旨,并可以据此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办给全国各地、毫无特色的“培训班”。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全国招生,就绝不是“按各省人口平均投放指标”那样简单。
举个例子来说,中国男子足球水平很低,有人慨叹:中国13亿人口,为什么我们的足球水平反而不如一些人口小国呢?发出这样慨叹的人,无疑忽视了这样一个真理:“总人口”与“足球人口”完全是两码事,总人口再多,踢球的人不多,竞技水平照样高不了。如果组建国家足球队,也要考虑按各省人口平均招募球员,那该是一种怎样可笑的思维呢?高校招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某省总人口多,未必本校适招的生源就多,如果硬要考虑按各省人口数量平均投放指标,那这所高校只能放弃自己的个性追求,沦为一所给各省充当“培训班”的“文凭流水线”。这样的思维,显然和“组建国足按各省人口平均招募”一样可笑。
再从公平的意义上说,有人认为,人口多的省份,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人就多,这体现了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践真是这样印证的吗?众所周知,人才是循着一定规律流动的,如果教育落后地区上重点大学的人多了,不仅未必能够改变该地的落后面貌,反而会形成一种“吸纳”效应———落后地区大学生毕业后,被发达地区“吸”走,更方便了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隐性掠夺。如果人口多的省份考上重点大学的人多,就体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那“状元村考上500多大学生,如今仍是贫困村”又该如何解释呢?因此,我觉得资源优化配置,应该体现在国家一系列人才政策上,而不该是在违背教育规律前提下对教育资源的平均占有。因为有了好政策,不论从哪里考入大学的人才,都有可能流向落后地区从事建设事业。
要让大学真正称之为“大”学,本该是尊重高校自己的办学宗旨,让高校设定自己的招生准则,择优录取。在这样的前提下,按地域设置的投放指标、按“忠诚度”设置的第x志愿之类,事实上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上海复旦、上海交大等实行高招面试的做法,虽然涉及成本、评价客观性等原因还未必能够推广,但其方向是值得肯定的。(马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