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什克 的华人部队 |
   画面中的人群是一支德国在胶澳租借地建立的华人部队,它记录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张照片(
如图)大约拍摄于1900年,题名为《华人连·李村》。在摄影师呈现出的这个不大的空间里,真实地记录了德国在胶澳租借地建立的一支华人部队的情形。    早在德国将“胶澳海面潮平周遍一百里”划作租借地初期,就计划仿效其非洲殖民地的做法,建立一支由当地人组成的卫戍部队。1899年2月,叶什克接任德国胶澳总督后,即着手具体落实这个计划。叶什克认为,这支为殖民当局服务的华人部队组建后,首先是可以节省大量的军费,比如,用120名中国士兵替代同等数量的德国士兵,每年可以节省开支36000马克;其次,这些华人士兵适应本地的气候和环境,可以更好地维护没有德国卫戍部队驻扎的租借地边沿地区的安全;其三,不妨直接引用叶什克自己的话:“一个中国部队的人命不那么宝贵,这便于在任何时间均可以没有顾忌地投入使用”。叶什克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这应该是组建华人部队最重要的一条原因。
   德国海军部采纳了胶澳总督叶什克组建华人部队的建议和实施方案,批准在胶澳租借地建立一支由120名年轻的中国人组成的华人实验连,实验期为三年。
   1899年9月,通过中国代理人,在几天的时间里,华人士兵悉数招募完毕。这120名华人士兵,年龄大致在21-27岁,身高为166-174厘米;他们当中,大多为农民,其次是小商贩和泥瓦匠,再还有织工、木匠、厨师、铁匠、水手、理发师等等,甚至还有一名大学生。华人新兵每月的兵饷为8元,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兵饷也会不断地增长。应该说,相对高额的军饷,是吸引大量华人参加这支部队的主要因素。同时期在山东,一个好铁匠扣除饭钱每天只能挣7分,德国工厂的杂役每天只挣1/4元。
   这支德国胶澳殖民地的华人部队分为步兵和骑兵,步兵驻扎在李村,骑兵布防在胶州,均由现役德军担任各级指挥,不直接列入德军编制中。德国人对华人部队的管理和训练非常严格,而华人部队的生活待遇和营房条件,与德国驻军相比,有悬殊的差别。
   或许很多人都对中国人参加这样一支为殖民者效力的部队感到困惑,一般的人都会以为这个华人部队,应该是传统印象中的伪军,而这样的角色,国人显然不应该去充当。但1900年7月至8月间在胶州发生的一件事情,打破了人们的教条式的惯性思维模式,从而对这支德国租借地上的华人部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那年6月25日,驻扎在李村的华人步兵连被命令调往胶州,准备协同德军出征高密平息那里的反筑路抗争。在胶州驻扎期间,这支部队先后有26人开小差,这个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这支华人部队的瓦解。
   
吴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