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市农业科技传播与服务平台开通仪式在莱阳农学院举行,一个以郊区各区市、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为服务对象的网络服务平台正式启动。通过该平台,市郊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请教专家、掌握技术、了解信息。这是我市科技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业的一个典型事例。
据介绍,20
05年,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8%。而市农委科教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科技对青岛农业的贡献能力要高于全国平均数。2005年,青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比上年增长14%以上;粮食总产316.5万吨,增长19.4%;蔬菜总产680万吨;肉蛋奶总产170万吨。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科技举足轻重的贡献。
科技创新引领了全市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我市通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和“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市、县、批发市场三级质量检测网络,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加工出口优质果蔬新品种研究”等16个项目被列入青岛市第一批农业科技攻关、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市注册了116种国家无公害农产品、48种绿色食品、18种有机食品。全市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验收。
科技创新带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领域的变革。高科技是青岛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亮点。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工作以“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紧紧围绕“都市农业、创汇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三大特色,通过实施“农业科技专项行动”,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扶持星火龙头企业,从而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实施《农业高科技研究开发专项行动》,青岛市近年来重点支持了一批都市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高科技项目。目前,以莱阳农学院等重点高校为龙头,以省花生所、市农科院等专业科研院所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体系初步在我市建成。
科技创新让全市生态农业生机盎然。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我市突出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新能源建设、白色污染治理和节约型农业四个重点,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通过引进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推广青贮、微贮、氨化技术,建立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企业的“3+1”式秸秆收获产业链,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达380万吨,占总量的65%以上。利用人畜粪便、秸秆资源建设农村沼气工程、秸秆气化工程、“四位一体”生态大棚。“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绿卡行动计划”等一批涉及环境污染整治和城镇人民生活健康的重大项目被列入财政科技专项。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大力推广保墒固土、生物节水等旱作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提高投入品利用效率,实现了节本增效。
(本报记者 梁学勇 本报通讯员 杜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