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享受城市生活 ———胶州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去年以来,胶州市紧紧围绕“民富、村强、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小康示范村建设目标,重点培植17个个性鲜明、示范辐射力强的社会主义新型村庄。许多领导、专家评价说,胶州创建小康示范村,从一定
意义上可以说是正在进行一场让更多农民享受城市生活质量的“城乡等值化”试验。 长远规划定目标打牢发展基础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村庄建设的先导。胶州市在比照全国、山东省、青岛市小康社会建设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胶州实际,从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村庄建设、村民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级经济建设等6个方面,制定了32项48条小康示范村建设指标体系,并在对村庄集体收入和村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值共同分析的基础上,为外向型、城市化型、商贸配套型和特色农业型四种不同类型的示范村确立了特色指标,合理制定出近几年的发展目标、村庄长远发展规划。在科学体系的指导下,全市上下各自找准工作定位和工作切入点,发挥各自特长优势,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献计献力。胶州市建设局专门邀请省规划研究院、青岛市规划研究院和胶州市规划研究院,分别为17个村庄编制了合理的规划,指导村庄建设,改变了村庄建设随心所欲摊大饼的现象。现在,17个村庄的村容村貌都有了清晰的功能分区。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功能分区的好处:生活区安静,没有污染;教学区独立,不受干扰;工厂区则是水、电、路、管网齐全。用村里年轻人的话说就是,现在他们想不出城里面有什么东西村里没有。
抓好班子带党员打牢组织基础
在小康示范村培育过程中,该市把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快建设高标准的“五个好”党支部,党组织加快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奔小康、民主管理村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各村因地制宜找准强村富民的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了四大经济发展模式。洋河镇袁家小庄村距离城区较远,党支部书记张云富以敏锐眼光捕捉青岛市建设跨海大桥、西海岸产业转移加快的招商机遇,投资500多万元在民营经济园内新建了盛兴纺织机械厂,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实现利税2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5名干部和18名党员都纷纷投资建厂,以现身说教的方式,坚定了党员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在全村形成了多种渠道上项目、齐心协力求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把20多名经营头脑清晰、立场坚定的经营业主吸收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增强党组织活力,壮大致富带头人队伍。
全面动员共培育打牢社会基础
小康示范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应该成为全市各阶层、各群体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任务。胶州提出,调动全市力量,共同培育小康示范村。
镇、处是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小康示范村所在镇处从资金、政策、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保障,保障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营海镇专门拿出40万元专项创建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年底评出10个镇级小康示范村,每村奖励3万元,确保点上有突破,面上有提高。李哥庄镇在重点培育3个市级小康示范村的基础上,又在全镇挑选出14个镇级小康示范村,筹集30万启动资金,奖励动作快、效果好村庄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北关街道办事处开展了“打造实力北关、和谐北关、实现全面小康”活动,按照“培植示范、带动中间、改造后进”的三年发展规划,将全处26个村庄分成三个梯次,利用三年的时间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帮扶单位是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外部力量。51名市直机关干部分赴17个村庄挂职帮扶,发挥技术优势和部门特长,帮助村庄理思路、搞规划、拉资金、招项目。胶州市城建局除投资100余万元帮助魏家屯村修筑了“建设大街”外,又投入150万元编制了17个小康示范村的规划。市水利局总计投资100余万元,促进前韩村建设,其中投资50万元改造地下管网。市交通局投资120余万元帮助李哥庄村修建了别墅区道路。市广电局、卫生局等单位也纷纷采取帮扶现金,提供技术,招商引资等多种措施给予了村庄极大的帮助。
村庄是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内生力量。17个小康示范村适时开展了“村发展、我受益,我参与、我自豪”主题教育活动,从解决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经济、管理村庄的能力,让村庄成为全市村庄的样板,村党员成为全市党员的榜样,村民成为全市农民的标兵,形成了村、党员、村民三位一体的联动示范作用。
培育特色强实力打牢经济基础
小康示范村要培植好,站得住,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不断积累和壮大村庄经济。结合“三区三带”的经济发展规划,胶州从优化村庄布局,集群培植发展,提升村庄档次,加快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快打造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化拉动、外向型经济带动、商贸三产促动、特色农业推动等四种经济发展模式。
赵家小庄、河头源、李哥庄、前韩戈庄、袁家小庄等村庄依托村庄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赵家小庄村投资700余万元建设通用厂房,目前,该村已引进外资项目7个,内资项目17个。河头源村投资350万元建成7000平方米的招商厂房,成功引进总投资达210万美元韩国独资企业1家。袁家小庄村发挥自身优势,设立了洋河镇民营经济园,大力发展纺织机械制造业,目前该村已发展企业53家,总投资7000多万元,年收入达到700多万元。
胜利、西宋等村庄位于市中心,具有发展商贸配套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胜利村采取“腾笼换鸟”的策略,搬迁了近十家效益低下的小企业、作坊,投资1.6亿元兴建胶州市第一个带有大型停车场的超市,元旦前即可开业。党总支书记赵晓东说,要发挥寸土寸金的城区优势,努力打造胶州的“中央商务区”,该项目可增加集体收入1000多万元。西宋村依托商城大力发展商贸业,目前已经投资500余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的通用厂房,吸引钢材销售项目2个,村年增收100余万元。
实施旧村改造,对原有村庄进行整体搬迁或建设集中居住的居民小区、居民别墅区。市政府专门出台了鼓励旧村改造的意见。西松园村、李家河村、盛福村等村庄以此作为新一轮发展的启动点,新村建设搞得如火如荼。西松园村规划新建了占地76000平方米,可容纳居民670户的西松园新区,目前已开发多层住宅楼6座共计3万平方米,年底前计划建成8座多层住宅楼。河头源村积极推进杭州路西侧旧村改造,年前可建成2万平方米的居民居住楼工程。魏家屯村启动了6个楼座、1.8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和1万平方米的网点建设,该小区建成后,将成为李哥庄镇新城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苑戈庄、臧家庄、大洛戈庄等村不求大、不求洋,找准优势求发展,通过农业协会把农民组织起来,特色农业搞得有声有色。苑戈庄村的土豆不但打开了西南、内蒙、东北等市场,而且远销东南亚8个国家,逐步将该村发展成为江北地区最大的土豆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臧家庄村采取“支部+协会”的方式,联合福生食品公司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所有产品全部销往日本,农民收入比单纯粮食生产提高了十几倍,今年该村蔬菜基地面积由目前600亩发展到1000亩。大洛戈庄村大胆走出去承包即墨敖山海滩1200亩,发展海产养殖业,预计今年的从业人员达到600人,人均收入2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17个村、27个帮扶单位用于村庄建设、经济建设资金达4.9亿元,共引进外资项目24个,实际利用外资5193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55个,实际利用内资4.6亿元,村平均集体收入达到了3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7300多元。
统筹发展促协调打牢和谐基础
建设小康村庄不仅要大力发展村庄经济,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提高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去年以来,胶州市17个村都高标准、高起点、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明确目标、方法、步骤和责任,全力打造村民和谐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胜利村计划投资100万元,沿广州南路胜利段建设胜利文明长廊,引导群众自觉追求科学文明,享受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小西庄村成立了第一个村级茂腔剧团,通过自编自演和排演传统剧目,改善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了村民的情操。先后在村、镇乃至青岛演出200多场。小西庄村成立了第一个村级柳腔剧团,一年演出100多场自编自演传统剧目。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前韩村投资500多万元实施“户户通”工程,将自来水、水泥路通到了每个村民家中,投资100万元建设了乡村公园。李哥庄村投资100多万元硬化别墅楼小区路面18000多平方米,投资400多万元铺设了小区地下排水沟,投资1000万元,现在,17个村庄室外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自来水通水率达到了100%,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了100%。
进一步完善了村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措施,17个村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了97%,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43%。各村还根据各自财力状况为村民发放粮油等生活用品或生活费,为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金。河头源村全部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年满60周岁的老人实行生活补贴制度,每年为每位老人发放生活补助费720元,对村民子女入托免去80%的入托费,对独生子女上学实行14周岁以前学费报销制度。胜利村实行扩大村民养老金发放范围、发放生活补助金、成立“大病救助基金会”等三项惠民措施,力争10年内群众福利待遇翻一番。前韩村最近又投资548万元为每一个村民新上养老保险。“什么钱都不用交,公家还拿钱村民办事,现在当个农村人真好!”许多享受到“村民待遇”的群众感慨万端。梁学勇赵法文张培玉刘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