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增强“造血”功能周庆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这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区域,农民是弱势群体。“弱”就弱在自身发展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由于先天性不足,再加上长期的二元结构体制性因素,形成了难以解开的“三农”症结。“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在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2.1%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05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更是提高到14%,为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仔细分析这两年的农民增收情况不难发现,农民收入的增长部分中来自于“多予少取”政策性因素,仅减免农业税、农产品价格恢复性增长和粮食直补政策三项就占据农民增收部分的相当一部分,真正能利用“放活”政策自我发展增收的农民还是少数。究其原因,就在于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即便是有发展的机会,具备发展的环境,仍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而兴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据此来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要求各级政府既要跳出“三农”看“三农”,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通过建立“输血”机制,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让“三农”休养生息;同时也要深入“三农”看“三农”,找准突出问题,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以土地产出、科技进步和农民自我发展为重点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三农”自身的“造血”功能,激活农业和农村经济自我发展的因素,这是“三农”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根本所在。
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减少农民的途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向城镇转移,依靠“打工经济”增加收入;一个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就地转化,依靠“创业经济”增加收入。
就第一条途径而言,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大批农民进城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不少招工单位出现了“招工荒”,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这对矛盾的症结主要集中在进城农民的能力上。由于缺乏必要技术,农民进城务工很难,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工资不高。因此,要让转移到城镇的农民“住得下、工作好”,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需求。各级政府应当对农民培训主动“埋单”,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广开培训渠道,使农民在进城之前掌握一定的技能,增强他们“闯荡”的本领。
目前,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增加的岗位难以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的需求,仅仅依靠向城镇转移农民毕竟有限,还必须扶持农民就地向非农领域转移,鼓励农民创业。而目前的条件下,农民创业面临很多现实困难,创业资本不足、社会化组织程度低、信息渠道不长、技术支持不力,等等。只要政府帮助农民解决这些现实难题,就会大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而增强农民增收的“造血”功能。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发挥协调作用,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农民创业予以多层次、立体式、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综合性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