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报16版以《为召儿女到身边,老太挥刀自残》为题,报道了一则消息:家住即墨市蓝村镇一里村的张老太太为把在外地工作的3个儿女全部召回来,想出一个危险的办法———挥刀自残。而在两天前(1月25日),早报时评版还刊发了关于程奶奶用“探亲账本”鼓励两个子女回家探望的相关评论。
春节来临,年
迈的父母倚门望子,对老人“精神赡养”的问题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位读者在给早报的来信中这样说:“如果说‘探亲账本’是一种无奈,那么‘挥刀自残’则是一种无路的绝望了。”我们该如何看待两位老人有些极端的举动?老龄化社会到来后该如何解决对老人“精神赡养”的问题?……让我们听听读者对这些话题的高见。
“不回家”是虚荣的借口
金森子(广西教师):对于“漂”族来说,有许多人春节不回家或根本就不想回家,所谓的“事业”成了回家的牵绊,这或许是现代人的一种情感上的悲哀。漂泊在外的人们,自己的老家虽比不上钢筋水泥的大都市,但那里毕竟有年迈体弱的父母渴盼的双眼,这个时候,想一想,你那个不回家的理由是不是虚荣的借口呢?老太太挥刀自残盼儿女回家过年,但愿不要成为每个家庭首选的一道捷径,如果那样,天底下不知该有多少悲剧在上演。
别忘了1.45亿“张老太”
东方尔(福建编辑):不用想象,我们都能感觉到老人挥刀自残的那个瞬间,在她的内心深处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失望和渴望。据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约有2340万。在这1.45亿个老年人和2340万个空巢老人中,又会有多少像张老太这样盼儿儿不归的老人;这些老人当中,又有多少人有过“挥刀自残唤儿归”的念头?
莫把孝敬当孝顺
魏青(西安职工):一句“因为工作忙,一般回家的次数很少,平时给老人寄钱的次数多一点”,道出了如今很多人片面和错误的孝顺老人的意识。要知道给老人寄钱仅仅是孝敬而不是孝顺,孝敬和孝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孝敬是把物品献给尊长,表示敬意;孝顺是顺从父母的意志,尽心奉养父母。孝敬只是满足老人的衣食住行,而孝顺不但包含了孝敬的内涵,更包含了满足老人精神需求的东西。
两老人的“民间智慧”
彭联联(长沙医生):发明“子女探望奖”和下达“自残胁迫令”的两位老人以一种“民间智慧”的形式给我们一些启示。既然“精神赡养”主要是亲情的交流和慰籍,我们就可以借助道德力量来唤起子女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对于经常回家看看且父母比较满意的子女,老年协会等组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褒扬;对于回家少而且父母不满意的子女,相关组织则进行道德问责,“强迫”他们承担义务。在我们这个具有深厚“孝道”传统文化的国度,这种道德刺激比法律规定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达到对老人“精神赡养”的目的。
独生子女的社会难题
清金檀(青岛公务员):在当前独生子女渐渐成家立业的“独生子女时代”,赡养老人的难题正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去谁的父母家过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通常的情况下,一对年轻夫妇需要照顾双方的两对老人。过去过年一般都到男方老人家,而女方的老人年又该怎么办?曾有人提出“各回各家、各看各妈”的新理论,但这一理论对夫妻感情而言,则是明显的冲击。当一方父母在家里举杯庆祝团团圆圆时,另一方父母则很有可能在因孩子不在身边而黯然神伤。这又岂是儿女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