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审视收入和收入差距问题 魏杰王韧
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因此必须着重加以对待和解决。在具体思路设计上,鉴于完整
的收入分配问题包含有收入构成和收入分配两个不同层面,因此首先必须对居民收入的划分、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两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审视。 一、居民收入的划分问题
收入差距程度的正确测量首先依赖于对收入的全面划分,一般而言,居民收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直接获取的货币收入;二是通过公共服务等形成所获取的非货币收入。当前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显性形式的货币收入方面,而隐性的非货币收入问题则长期被忽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居民在非货币收入享有上的不平等实质上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这突出体现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以公共医疗服务为例,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约为1.6%—1.7%,其中大约70%用于城市,而只有30%用于农村,结果是近一半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而在教育方面,城镇和农村小学生和中学生的人均经费支出差距在3倍以上,有些城市的初中升学率达100%,而农村的初中升学率是30%、40%左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初中升学率甚至不足30%。由此可见,以公共产品和服务享有为主要形式的非货币收入在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问题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现实看,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实际上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劳动者个人能力差异所带来的居民收入的正常差别;二是由于经济体制漏洞所引发的收入差别;三是非法、非正常收入所带来的收入差别。其中,后两个方面所带来的居民收入差别可以归结为收入分配不公。具体来看,由居民个人能力差异所带来的正常收入差别实际上并不大,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不公的普遍存在,根据《文萃报》(2003)报道,2002年中国隐性经济的总量已经达到了1.5万亿元到两万亿元之间,占当年GDP总量15%—20%,而相关测算也得出:1988—1997年,由于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使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平均扩大了17.64%。由此可见,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才是分析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
三、解决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路
基于对居民收入划分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全面审视,当前条件下要切实有效缩小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应当关注以下两个重点:
第一,必须有效缩小公共产品分配方面的不平等。从现实情况看,货币收入差别只构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别的一部分,而且也相对容易通过所得税改革和转移支付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加以解决;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构建一种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享有机制,从而缩小居民非货币收入方面的不平等。实际上,因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在居民生活中往往发挥着基本保障作用,解决非货币收入不平等问题对于减少贫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从解决的具体思路看,缩小非货币收入的不平等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加大政府对贫困人口和地区的公共投资力度,建立基本的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体系,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覆盖范围;其次,必须改革现有的公共投资体系,加大对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共产品运行效率,从而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第二,必须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作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点。从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构成看,正常的收入差别来自于个体能力的差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否则便会影响到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体制漏洞所带来的居民收入差距和非法、非正常收入所带来的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其中,前者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大量存在、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以及获取收入的机会不均等;而后者的问题主要包括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等等,这些问题统称为收入分配不公,它们不仅是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人们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不满的核心所在。
因此,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必须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作为政策重心,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通过就业制度改革,推动收入分配过程的机会均等化;其次,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财产公示制度,进而推动收入的透明化;再次,通过法制建设的加强,加大对于非法、非正常收入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从而规范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秩序。(作者魏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