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节俭 智秀琏
我们现在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这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点点滴滴做起。节约,这不是说不要消费,而是说不可浪费,不可奢侈,不可靡费。所谓节约,就是要节俭,把能省的省下来,这中间,体现着对物的珍惜,体现着对资源的珍惜,体现
着对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说到节约,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宣言:“俭,吾从众。”即他赞同大家都节俭。他关于节俭的一些主张和见解,虽然距现在已过了两千多年,但仍不失其一定的道理,仍可给我们以启发。
与节俭相反的是奢侈,孔子把它们二者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意思是说,奢侈豪华,会让一个人显得踞傲不逊,节俭,会让一个人显得寒伧。应当做怎样的选择呢?他的主张是,与其显得踞傲不逊,宁可显得寒碜。因为踞傲不逊,不是一种好的人生态度,而“以约失之者鲜矣”。少让自己犯过失,对于人生来说,毕竟是件好事。
有人曾向孔子问“礼”。礼仪是需要的,但对于礼仪,孔子的观点是:“与其奢也,宁俭。”就是说,对于一般的礼仪,与其奢侈铺张,宁可朴素节俭。的确,如果礼变成了繁文缛节,变成了铺张浪费,变得让人不堪承受,又何礼之有?所以,倒不如适可而止、节俭有度得好。这一点,对于我们所处的现状,特别具有针对性。因为现在不少人的以奢为礼,比豪华气派,种种靡费正是由此而起。
节俭,其实表明的不只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且是一种精神状态。人希望自己过上丰衣足食、从容体面的生活,这无可非议。但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那就不可取了。孔子曾一再感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当颜回死后,他甚至呼天号地:“天丧予,天丧予。”认为是老天爷要他的命,就因为他认定“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人需要正确对待物质享受。
节俭可以让人心境平静。“君子忧道不忧贫”,一个人如果只在意于物质享受的追求,那无异于行尸走肉。相反,如果内心充实,即便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有乐趣,不会惶惶然,戚戚然,茫茫然。
人在贫困时让其节俭,一般容易听进去,而当其富有起来后,要其节俭,往往会被当成耳旁风。所以,孔子对于“既富矣,又何加焉”这个问题,回答说,要“教之”,这极有道理。我们需要让节俭之钟时时在耳边回响,切不可掉进奢侈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