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能踢上职业联赛的球员一度成为全社会所羡慕的人群,道理很简单,他们拥有着绝大部分人所没有的高收入。但2005年,这群曾经风光的人终于感到了“足球严冬”所带来的“副作用”—————俱乐部大面积欠薪。 2005年初,几乎所有的中超俱乐部都坚定不移
地执行了中国足协的“限薪”规定,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收入和2004年时相比,缩水1/3的球员比比皆是,即使缩水一半也不是什么怪事。但当到2005年结束时,他们发现能拿到手的钱,居然又一次缩水了。 毫无疑问,目前是中国足球的最低谷,所有中超俱乐部也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自己的生存压力。俱乐部要维持生存,必须要有资金,既然从足球市场中不能赚到相应的资金,那么只有“黄世仁式”地从球员们的工资中克扣了。拖欠球员们的工资,自然也就成为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其实,我们在同情球员们辛苦一年,无法拿到自己相应回报的同时,也应该同情一下中超俱乐部的经营者们。大环境的不景气,使他们无力支撑球员们的高工资成为一种必然。既然当初职业联赛红火时,球员们收获了旁人无法企及的高薪酬,那么当联赛进入冰点时,球员们是否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呢? 中国足球在最低谷的时候,无论谁都必须让别人看到自己是物有所值,否则“大面积欠薪”这种事情只会最终让大家见怪不怪。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