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效农(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造成欠薪的根本原因并非俱乐部运作经营有问题,而是俱乐部缺乏合同意识,没有给予球员合法权益、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足协在裁定俱乐部是否欠薪时的依据还是合同,合同里有关薪金的规定应该涵盖了工资、奖金、补贴等全部劳酬。当然队员与俱乐部有额外补充协议,我们
不得而知,所以我们也不会以此为判断依据。 张曙光(辽足俱乐部总经理):中国足球由原有的专业化到现在的职业化,虽然一直在发展,但却没有形成良性链条,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产业化,所以造成我们的联赛环境不是很理想。比如我们的冠名赞助商的款项迟迟不到位,间接造成工资拖欠。在赞助商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只能由俱乐部股东自己投钱,但钱都是投到了无底洞,没有回报,入不敷出。久而久之,股东们也难以大力度投入,俱乐部经济情况每况愈下,欠薪因此成为必然。 李小明(国安俱乐部总经理):国安俱乐部没有欠薪的情况,但我想出现欠薪与中国足球大环境的萧条有关。看看我们联赛招商这么难,就连中国足协都“裸奔”了整整一个赛季。所以我认为想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在于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这样球迷才会回到球场,商家才可能看到商机,才愿意投钱。当然我们的中国足球市场正处于爬坡阶段,这条路上还会有起伏。 李玮锋(深足队员):我其实是理解俱乐部的。中超在近两个赛季的情况是怎样的大家也不是不知道。俱乐部运营需要足够的资金,有困难,但一定要尊重合同的精神。我最大的感触是,总得不到有关发放薪金的音信。我想俱乐部在这方面应有个底线,到什么阶段把钱弄到位,分时间、阶段跟队员沟通一下相关问题,否则我们球员怎么能安心踢好球? 辽足某队员:这是我们的职业,应该有应得的劳动报酬。俱乐部也清楚,但就是拿不出钱,你说怎么办?就算把俱乐部搬空也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所以俱乐部才会想到卖人,队员才会动心思换东家。可省体育局那边又不放人,那么我觉得就应该通过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留住人,否则辽足的好队员还得走。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