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山东路人才市场,应聘大学生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徐崇德 摄) |
|
万名大学生昨挤爆山东路人才市场交流会,记者调查发现五类人才最“吃香”
“吹拉弹唱”应聘能派上用场
万名大学生昨挤爆山东路人才市场交流会,记者调查发现五类人才最“吃香”“你歌唱得怎么样?”“会演奏哪些乐器?”昨天,一万多名大学生来到山东路人才市场参加人才交流会,不少大学生都被招聘单位问过这些“怪”问题。一家公司的人力主管给出的解释说出了许多招聘单位的心思———“招一些有才艺的大学生进来,单位里举办活动也热闹,再说,有特长的学生头脑都很灵活。”
用人单位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才呢?昨天,记者就此问题在山东路人才市场进行调查发现:通才、怪才、口才、专才和智才五类人才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通才1 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受宠
“我们招聘的服装设计人员,除了专业精通外,最好在艺术、审美等方面也有专长,这样的人才在我们公司的成长空间更大。”昨天,在山东路人才市场招聘的巴龙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杨小兰介绍说:“复合型人才拥有较高的素质,往往同时能胜任多个岗位,从公司的人力资源角度来考虑,这样的人才显然更加珍贵。”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复合型人才在求职时较有优势,往往比别的大学生更容易得到面试机会。“今天我只递出了5份简历,其中就有三家单位让我下周去面试,看来我必须要向学校请假了。”来自山东大学的孙晓军高兴地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会计专业的小孙辅修了法律专业,而且大学里的第二外语日语也很熟练,属于毕业生中比较典型的“通才”,因此他递出的简历也得到了很多招聘单位的重视。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单位在招聘启事中明确写着“复合型人才优先”,具有双学位的毕业生尤其受欢迎。
怪才2 吹拉弹唱会拉胡琴也是优势
在才艺方面拥有特长的大学生,昨天同样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记者在人才市场调查发现,一些用人单位除了关心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外,还对他们获得的各类“非专业”证书很感兴趣。这些证书包括:卡拉OK大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甚至是象棋比赛的证书等。
一家机械公司的人力主管王先生的一席话代表了许多招聘单位的想法———“招一些有才艺的大学生进来,单位里举办活动也热闹。再说,有特长的学生头脑都很灵活。”王先生介绍说,他刚刚给一名电子专业的大学生一个面试机会,因为这名学生不光专业成绩不错,“唱歌也好,还会拉胡琴”。
智才3 眼界宽广打工经历起了作用
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小王昨天得到了意外的惊喜:他没想到自己大三时在校外的打工经历,会在求职时起到关键作用。
昨天,小王来到一家电子企业前准备应聘销售专员岗位,招聘人员一听他是应届毕业生,当场就拒绝说:“你不符合条件,我们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小王赶紧递上自己的简历说:“我去年在校外实习时,推销过电子产品,而且成绩还不错。”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看了他的简历后,同意给他一个机会。“当时只觉得打工能赚点外快,没想到还会对找工作有帮助。”小王满脸兴奋地对记者说。
记者在三菱海尔重工的招聘摊位前还看到,一名高分子专业的青大学生并非是该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不过他递交的社会实践证书得到了招聘人员认可,从而得以递上自己的简历,意外地得到了一个面试的机会。
口才4 外语流利考官现场测试口语
“What's your major?”、“Why do you want to get this
position?”(你的专业是什么?为什么你想应聘这个职位?)……昨天,世未工艺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招聘“跟单员”时,在现场直接用外语与求职者“聊天”,这一招让一些外语水平不过关的大学生当场打起了退堂鼓。记者发现,在人才市场里有多家招聘单位现场测试求职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口语流利的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青岛的外企和外贸公司多,外语好的毕业生当然机会更多。但是外语一般的毕业生,通过强化训练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针对人才市场一些用人单位用外语“突袭”求职者,智联招聘的黄晓波给大学生提出了建议。
专才5 精通学科网络人才需求升温
记者调查今年入冬以来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发现,市场营销、机械、会计、国贸、电子、文秘、外语等传统热门岗位今年需求量仍较大。像销售人员,有的单位一次就会招聘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与去年不同的是,随着IT行业的整体复苏,今年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开始升温。
昨天,在山东路人才市场上,有三四十家单位的招聘启事上列出了计算机、网页设计、互联网销售等岗位空缺。“我们计划招聘多名计算机和网络布线人员,具体人数根据应聘人员的水平来确定。”某网络公司负责技术的刘平堂告诉记者,一个上午只有20多人前来应聘,高水平的人才不多,招聘情况不是很理想,“可能与招聘网络人才的单位增加有关系”。
记者还了解到,随着网上业务的增加,不少中小型公司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一些与IT行业无关的单位也开始少量招收网络人才。能独立设计和维护网页的大学生,在求职时颇为“抢手”。(撰稿
姜好)
毕业供需会现超低月薪
六百元待遇学生心凉
大学生目标薪酬大多在千元左右
昨天,记者在山东路人才市场调查发现,多数单位为应届本科生提供的薪酬都在千元左右,专科生在800元左右,在这方面,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基本都在同一水平上。
记者还随机采访了30名2006年要毕业的大学生,发现毕业生们所期望的工资水平与单位能承受的“底线”差距不大。“以前有些毕业生,开口就要两千、三千月薪,现在这种情况很少见了。”青岛新东机械公司负责人事的王先生说,“这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增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