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青岛经济新闻 > 正文  
安监局长李毅中2005:在矿难现场疲于奔波(图)

青岛新闻网  2005-12-16 08:36:56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周末

  
 

  资料图片:李毅中到医院看望唐山刘官屯矿难生还者

  李毅中大概是2005年整个中国骂人最多的官员。就像他那些言犹在耳的“狠话”,他那张冷峻
的面孔也让人过目不忘。

  2005年,这位局长目睹了整个中国一年来此起彼伏的矿难,因此在这张面孔上面,公众可以看到痛苦、愤怒和疲惫与日俱增。

  在以前担任中石油掌门人与国资委党委书记的时候,李毅中风格并非如此,那时采访过他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说他看起来心态平和,气度儒雅。

  “这种变化是因为他得一次又一次直面血淋淋的矿难,频密的矿难与安全事故使他的心灵与精神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白岩松认为.

  老马不停蹄

  唐山刘官屯矿难发生后第7个小时,李毅中赶到现场。

  12月7日晚10点,凛冽的北风敲打着他的白发。这位国家安监总局局长60岁了,一个普通人颐养天年的时候,他却不得不直面上百条生命逝去的惨剧、死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以及矿主推脱责任的谎话。

  李毅中听矿难汇报直到8日凌晨2点。他问矿主采这个煤矿花了多少钱,矿主回答1000多万元,年产15万吨,储量3000多万吨。但敏锐的总局长直斥其“说谎!”并要求下属对此说法进行调查。两天后他的判断被证实了——刘官屯矿超负荷运转年产30万吨,储量为6000万吨,矿主把所有数字都打了对折。

  “他是个强人,在思维上和体力上。”《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杨凯说,“在唐山的几天几乎都工作到凌晨两点,然后又在七点起床。我每天跟着他,都感到有点吃不消。”

  李毅中的“深度疲劳”始于2005年2月28日,他从国资委副主任调任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之后。十天之后,总局长便第一次直面死亡——3月9日,山西交城煤矿矿难近百人死亡或者失踪。而在此后10个月里,他奔波于安徽、河北、新疆、广东等省处理灾难的善后,媒体的公开报道不下15次。

  “只要是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工作组或者调查组组长一般都会是李毅中。”安监总局一位官员透露,“在现场救援的前48个小时内,人们精神都高度紧张,总局长常常要靠安眠药入睡。”

  很多人在担心总局长的身体能否承受巨大的工作强度,有一种说法是他有糖尿病,需要更多的休息。不过他的医生告诉本报记者,李毅中除了心脏有点轻微早搏心率不齐外,其他脏器都比较正常。

  一位与李毅中较为接近的安监总局人士说:“李局长经常说,咱们的工作关乎人的生命,容不得丝毫懈怠,要超常规,夜以继日。”

  疲惫在11月27日达到高潮——处理过松花江污染的当天,李局长又出现在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矿难现场零下12度的严寒里。“这个憔悴的老头没戴帽子,穿着只能在北京户外御寒的衣服,而穿厚棉衣的我已经冻得快按不下相机快门。”《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迟红波说。

  “短短十天时间里,连续发生了黑龙江东风煤矿和河北唐山煤矿两起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这是雪上加霜,使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12月12日,李毅中神色严峻地在视频会议上告诫他的属下。

  与会者回忆,李毅中在会议里从始至终没有舒过一次眉。几乎在所有会议上,安监干部们都没有见总局长笑过,却习惯了他的严厉批评。一位安监局官员称,某司长向李毅中作汇报,李毅中问得很细,结果那位司长被问住了,窘得脸通红。此后,司长们向李毅中作工作汇报时,都会很紧张,常常要带上几个负责业务的下属干部,在问到细节时让一些负责具体工作的下属来向李毅中作解答。(本文原标题为:李毅中一个安监局长的2005)

  临危受命

  “冷面”与“狠话”,同样是媒体形容李毅中最多的词语。

  11月27日,致死140多人的黑龙江东风煤矿事故现场。当其矿长和总工茫然不知国务院今年对煤矿所发的“紧急通知”和“特别规定”时,李毅中怒斥:“你们连民营小煤窑主都不如!”

  对唐山矿难,李毅中放狠话说:“2005年年内至少要关闭4000个煤矿,名单向社会公布。”

  此外被广为传诵的还有:

  ——“这个煤矿根本就没有落实整改。老板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背后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抓住不放!”

  ——“腐败不除,矿无宁日!”

  ——“对党员干部,要让其受处分,丢帽子;对职业经理人,要罢免其任职资格,丢位子;对黑心矿主,要让其倾家荡产,丢票子。”

  而对安监干部的要求是:“要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气魄!”

  ……

  在李毅中上任之初,这些消息使不少人为他严厉和强硬的姿态感到振奋。媒体形容李毅中为“临危受命”——2004年,中国因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6027个,占全世界矿难死亡者的总数的80%。温家宝总理眼含泪水,搂着矿难遇难者幼子的悲情画面,至今让人难以忘却。总理在那次行程中多次自责“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

  三个月后,中央证明了治理矿难的决心。2005年2月28日下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继召开干部大会。李毅中成为那个肩负重大使命的人,一个小时之内,他完成了其角色转换。而在此前5天,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从副部级单位变为正部级单位。

  一位安监总局的高级官员认为:中央重用李毅中,与其经历有关。他1967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此后,他从一名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厂长、总工直至中石油公司的总经理,一干就是30年。他对企业非常熟悉,要哄骗他很难。这一点在李毅中出任总局长后马上显现出来——11月初,在湖南郴州的荣福煤矿,矿长说年产量8000吨,工人150多人,李毅中当即戳穿这个谎言:“如果只有这么一点产量,只够你发工人的工资!”那次,李毅中带队的督察组对湖南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进行督察时,他曾直接下入坑道,在某处坑道中他行走了一个多小时。

  而在安全管理的经验方面,李毅中在他起步的齐鲁石化就口碑甚好。曾与李共事的齐鲁石化高工苏建明回忆:1980年代初期,齐鲁石化也发生过一些生产事故,从李毅中担任副总工以后,石化厂几乎没有因为安全事故死过人,他当副厂长时候制定的《一把手安全负责制度》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1987年,李毅中从齐鲁石化经理调任中石化总公司任副总经理,当时安全处还只是生产部下面的一个部门,只有五六个人。他主抓生产后,把安全处升格为安全生产监察局,和生产部门平级。”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总工张维凡回忆说,“1992年中石化精简机构,由于一些不同意见,安监局又被重新降回到五六人的安全处,结果当年中石化接连发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第二年,中石化重新成立安全生产监察局。”

  上任伊始,李毅中就直率地表述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表示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以“六亲不认”的姿态重塑安全监管权威,并承诺在三年之内偿还所有安全欠账。

  “他对目前中国严峻的安全形势很忧虑,希望通过自已的身体力行能对现状有所改变。”一位与李熟悉的人士说。

  义无反顾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认为,造成矿难多发的局面是多年发展中的沉疴,目前已到了爆发期。围绕煤炭也已形成不少利益共同体,给安全生产监督造成了阻碍。

  针对这一问题,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发布,严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企负责人在9月22日之前撤出在煤矿的投资。截至10月20日,全国共报告登记在煤矿投资入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457人,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002人。登记入股金额6.53亿元,已经撤资4.73亿元。数十人因假撤资而被停职乃至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此次行动得到了中纪委等机构的全力支持,但一位他的下属称,他当时还是很为李毅中担忧,因为这触犯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以60岁之躯冲锋陷阵,有一种义无反顾的悲情与悲壮”。另一接近李毅中的安监局人士语气严峻地说:“我们的工作没有退路。”

  另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安全监察体制历来纵横交错、条块分割。在煤炭行业,实行的是垂直监管,非煤炭行业的安全监管则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以煤炭行业为例,如果中国的煤矿安检要像美国那样一年进矿山检查4次,安检人员的配置起码要增加30倍。

  而这种弱势局面造成了安监部门“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的情况,经常是“停产整顿指令下了,封条也贴了,但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手段和后续措施”。李毅中曾感叹“我们安全监管单位没有枪没有炮,只有一把冲锋号”。正因为这样,这个壮志不已又疲于奔命的安监总局局长,会滋味复杂地告诉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半夜来电话一般没什么好事情。”

  给李毅中多些时间

  “电话恐惧症”说明了安监总局的官员们承受的超常压力。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舆论,每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安监总局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关注焦点。

  据说,尤其是吉化爆炸后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辞职,更让李毅中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白岩松认为:“老百姓应该给李毅中一些时间。毕竟安监总局正在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李毅中上任的时间也才只有10个月。”与白岩松几乎持有同样观点的《中国安全生产报》副总编王正民进一步分析:“安全生产问题是长年积累下来的,并且是在这几年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严峻,我们需要给李毅中理解,需要给李毅中时间。他现在正在做的是一些改变中国安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慢慢显示出效果。”

  12月,在宣布关闭4000个煤矿的同时,李毅中又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事实上,在李毅中履新的这10个月中,他除了四处奔走做“救火队长”,怒斥不良矿主和官员,他确实还在设计着一些更为长远的“治本”的规划。

  他上任后推开的大事之一,就是要把每个矿工的死亡赔偿金提高到20万以上,这一措施已经逐渐开始在一些矿难中实施。他期望通过这种处罚,可以使矿主们宁可拿出钱去预防安全隐患。

  一个更大举动是试图以三年时间还掉中国几十年来的安全欠账。李毅中还曾向媒体介绍,中国正计划对煤矿实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矿主采煤要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安全风险的抵押。

  李毅中还意识到,以市场手段来调控煤矿治理是一种治本之策。目前,办煤矿的市场准入很低的,几乎是无偿占有。“因为他无偿得到了这个资源,他就私挖乱采……所以造成了不管矿工安全与资源极大的浪费。”而国际上都是按照煤矿储量收取巨额费用的,这样矿主就会精心用好这一储量。目前山西已在试行新的办法。

  李还建议修改刑法、安全生产法、煤炭法中有关事故罚款的条款,以加大对发生事故的煤炭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惩罚力度;他同时建议国家应当重视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

  据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张维凡回忆,李毅中早在1980年代末任职中石化时,就身体力行地提倡让专家去搞安全检查的“专家治理”路线。

  在这些努力中,目前已见效果的是关停非法矿井,今年以来实施停产整顿的矿井达到12990个。但国务院参事闪淳昌仍认为不容乐观,他认为更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要设法协调大小煤矿的税收与中央、地方财政之间的合理关系,才可能有效地改善小煤矿的安全生产。还有专家指出,李毅中不能赤手空拳,而应该掌握相应资源,才能对利益集团具有威慑力,也才能胜任消防和督战之责。

  同时,只有制度的万里长城才是国民生命权最可靠的保障。这就需要第一健全法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给任何贪赃枉法者以可乘之机。第二尽可能地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公共义务,使企业成为安全生产的实施主体,让矿主在安全问题上不敢稍有懈怠。第三强化企业职工的监督权,使每个矿工都成为一支军队,以“人民战争”来全面围堵矿难。只有这样做,我们才可能防患于未然,才能长治久安。

  在今年9月一次主管安全的地市级别干部培训会上,他对在场官员说:“人死了,不是几十、几百的统计数字。数字是冰冷的,可是这些人也是有家庭、有父母的,我们做工作多想想这些家庭吧。”

  在这次会议上,李毅中说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靠基层,不能单靠他这个局长,然后他向这些地方官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10个月后,李毅中面对似乎是越来越密集的矿难时,一位国家安监总局的官员向记者表示了他对李毅中的信心,他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资料支持:纪冰冰 李丹婷   本报记者 傅剑锋 许峰 关军

责任编辑:屠筱茵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 红网:别让李毅中唱“单出头” 12-12
· 李毅中:年内至少关闭四千煤矿 名单向社会公告 12-11
· 停产整顿煤矿合格率高达100% 李毅中:这不正常 11-28
· 爆炸和水污染“二罪并问” 国务院工作组昨听取黑龙江处理情况汇报,李毅中强调依 11-27
· 李毅中超两球开荒 回归国足打塞黑不是空想 10-31
· 李毅中:不合格煤矿只能给一次停产整顿机会 09-16
· 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为安全下“猛药” 08-21
· 访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安全生产应几百万无一失 06-21
· 李毅中指出 九类矿井须停产整顿或关闭取缔 03-23
· 李毅中出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 03-01
下一篇:
 
总部经济风靡全国 不少城市“不惜血本”搞攀比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于娜比基尼秀火辣身材
西班牙出售名人如厕泥塑
凯莉-布鲁克清凉写真
摆好POSS哭
· 找海滨小金 买便宜海参
· 6个月无限量免费学英语!
· 购用友软件 送联想电脑
· 百盛圣诞新年贺卡设计大赛-中大奖
· 高薪诚聘!!清华IT联合5大企业
· 过一个最有创意的圣诞节
· 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 定位小灵通关爱精灵有奖知识竞答
· 高二高三免雅思留英留澳本科直通车
·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 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
· 五色土-开创民间抵押借贷产业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

- 青岛e城通信息亭便民功能
- 售:热河路沿街网点(可贷款)
- 肯德基“桑巴虾球”热舞登场
- 专家:请别再误解尼古丁
- 圣诞去上海?还是哈尔滨?
- 90天!让你做个"性总统"
- 开发区政协委员“官”农选择
- 送礼送健康-英派斯礼盒
- 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中信银行"
- 购用友软件 送联想电脑
- 网上医院-医疗在线交流
- 凤凰周刊五周年庆典直播实录
- 成就你清华程序员之梦
- 6个月无限量免费英语课程
- 文明山东从我做起作品征集
- 十五回顾十一五展望专题
- 青岛社会发展看亮点
- 青岛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 青岛城市品牌推介欧美行
- 2005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