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总部经济概念风靡全国,北京强势打造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上海出台优惠政策向国内外名企总部频传秋波。
据有关方面近日在京发布的调查报告《总部经济发展探索与实践》(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总部经济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升级,已成为
许多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但也有些城市出于攀比把引入总部的多少与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挂钩,一哄而上发展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的最佳效应是企业和城市的双赢选择
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最佳效应是实现企业和城市的双赢。对企业来说,实施总部、研发总部与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向中心城市聚集,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对迁入城市而言,企业总部的入驻,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因此,众多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总部入驻。
在我国现阶段,总部迁移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将其境外总部迁到中国或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二是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向北京、上海、广州等一批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迁移。
利益驱使互相攀比,不少城市为引进企业总部“不惜血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不少地方简化总部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认为任何城市都可以发展总部经济。并且,由于企业总部迁移,牵涉到地方的财政收入、政府官员业绩考核、就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因此在一些地区,引入企业总部的多少成了城市之间互相攀比的新筹码。
有些地方视“总部经济”为发展新契机,“不惜血本”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攀比导致重复建设和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过度的税收优惠和极低的土地价格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北京大学城市与规划系教授贺灿飞指出,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很高的条件,如高端的资源投入、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信息处理人才、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发达的现代交通体系等。我国大多数城市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在条件不成熟时,即使暂时吸引了一些总部入驻,也不意味着就形成了总部经济。
他同时表示,对总部经济的影响不应过度渲染,它只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不可能成为主导,现在国内有不少城市政府高估了总部经济的效应和作用。并且,企业总部与工厂车间相比,迁移速度更快,这势必使许多依赖“总部经济”发展的城市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
发展总部经济,城市应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同质”
从总体上看,当前国内具备发展总部经济条件的城市,也大多缺乏明晰的产业定位,大多是“以工业为主、以外资为主、拓展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
事实上,各地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也应有所差异。贺灿飞认为,总部经济的形成主要依赖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政府可以推动,但不应强求。政府的角色是改善总部产业的发展环境,出台系统的总部产业政策,监督总部经济的健康发展,避免总部经济成为“地产经济”的炒作等。
他提出,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应依据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等级和发展目标。一定层级的城市发展相应于等级的总部经济。北京发展总部经济就要放眼全国,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产业结构,经济类和非经济类的总部都要大力聚集;上海定位于“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就要培育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活动;而低一层次的城市,就必须从“省会意识”“本土意识”出发,发展一些“驻地经济”。
二是城市的比较优势。包括交通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劳动力素质优势、信息优势、创新优势以及体制优势、特殊政策优势等。要瞄准产业对象,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制定总部经济促进政策。如通讯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之所以选址北京,是因为与政府打交道比较方便;IT业跨国公司则看好北京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而北京的劣势正是上海的优势。上海周边各省市经济发达、企业密集、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这正是制造业公司的基础。同时,上海的金融条件也明显优于北京,拥有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三大金融市场。
■名词解释:总部经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弘认为,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记者雷敏 万一 姜辰蓉)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