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时讯 > 正文  
“80后”:中国版“颓废流派”?

青岛新闻网  2005-12-12 09:39:40 人民网

  
 

“80后”应提高对困境的容忍度,在挫折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大批“80后”(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开
始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这批满怀抱负、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也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从职场中反馈的信息表明,“80后”的口碑并不太好:工作浮躁、频繁跳槽、贪图享受等词汇常常伴随着他们。有人甚至形容他们是中国版“垮掉的一代”(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于美国知识阶层的一个颓废流派,曾受到社会的广泛批判)。

  事实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独特的价值世界和独特的行为方式。任何一代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并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一概否定或者肯定都是不理智的。那么,面对种种质疑,“80后”们如何解释?他们频繁跳槽、辞职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地调查。

  不久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2005年度调查报告》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特别公布的“与其他年龄段相比,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最不敬业”的统计结论更是引起了又一波关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孩子会不会是‘垮掉一代’的中国版”的大讨论。在采访中记者发现,“80后”的人经常会在四五十岁的人眼中与“心浮气躁”、“得过且过”这一类的贬义词画上等号。而事实存在的频繁跳槽状况,也确实容易让人把“80后”与“不敬业”联想到一起。可在采访中,这些“80后”却说:“跳槽,体现的是我们对职业的敬重”。

  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代出生的员工,敬业指数差别非常小,上世纪70年代前出生的人,其整体指数为39.94;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出生的人,其整体指数为40.26;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其整体指数为39.34。三者相差甚微,但仍呈现中间指数高,两边指数低的趋势。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大批“80后”(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开始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这批满怀抱负、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也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从职场中反馈的信息表明,“80后”的口碑并不太好:工作浮躁、频繁跳槽、贪图享受等词汇常常伴随着他们。有人甚至形容他们是中国版“垮掉的一代”(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于美国知识阶层的一个颓废流派,曾受到社会的广泛批判)。面对种种质疑,“80后”们如何解释?他们频繁跳槽、辞职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地调查。

  事实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独特的价值世界和独特的行为方式。任何一代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并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一概否定或者肯定都是不理智的。当我们在对“80后”评头论足、横加指责的时候,类似的批评也曾落在“60后”和“70后”的头上,而如今他们却已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无论我们如何评价,他们终究要走向历史的前台。

参加工作后,自己的高期望与当前的压力形成落差,敬业指数低就很自然。

  

  “批评精神”不要代代传(评论)

  ■晏扬

  “80后”最不敬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调查报告结果令人深思。

  类似这种针对一代人的调查和评价,近年来层出不穷,而笔者一直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信,是因为人家毕竟做了调查,有数据有论证,言之凿凿;疑,是因为不管收回多少问卷,相对于一代人而言毕竟是挂一漏万,有限的问卷能在多大程度真实反映一代人的总体情况,让人感到疑惑。

  拿这次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来说,收回的有效问卷只有3000多份,凭区区几千份问卷就宣布80年代生人“最不敬业”,难免以偏概全。

  实际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性格特征、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们很难简单地用“好”或“坏”去评价。记得上世纪80年代,社会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评价当时的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并忧心忡忡;而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垮掉”,他们在很多方面比父辈做得还要好。

  似乎是“批评精神”代代相传,现在轮到人们去批评80年代出生的人了。上一代人批评下一代人,不要忘记两点:其一,我们看不惯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的某些特点与做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上一代人的价值标准去要求、评价下一代人,如同我们当年不愿接受父辈以他们的标准要求我们一样。其二,不能简单地以同一种眼光去看待所有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不能将“最不敬业”之类的帽子扣在一代人的头上。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下一代肯定有许多与上一代不一样的地方,而这正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职场

  跳槽的人也敬业

  一个人加班加点工作,我们会称之为敬业;一个人频繁跳槽,我们会称之为浮躁。80年代的人可以为了工作彻夜不眠,同时却也会频繁跳槽,而他们自己称之为“实现自我”。

  “谁说跳槽频繁就是不敬业?”顶着两个“熊猫眼”,仍然奋斗在工作一线的朱夕愤愤不平地反驳,“跳槽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更快找到自己正确的职业定位。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谁会不敬业?”看到报纸上关于“80年代出生的人最不敬业”的调查结论,大多数80年代出生的人都表示了反对,而朱夕的说法代表了相当一批“80后”的意见。

  今年23岁的朱夕生于1982年,2004年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外资传媒公司负责文稿统筹。周一凌晨2点,刚刚修改完本周节目文稿的朱夕又收到了外地记者刚刚发来的新资讯,这意味着节目内容又要做出一定调整,她的工作还要继续。由于公司组建不久,人员还没有配齐,朱夕的工作量极大,加班至深夜是家常便饭,经常一个星期一天都不休息。看着她眼圈下深黯的色泽,我们很难把朱夕和“不敬业”这3个字联系在一起,但谁知道这份工作已是她毕业1年零5个月来换的第六份工作了。

  电视媒体这个行业本身人才流动就比较快,一档节目的消亡或者创建往往会造成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职业变动。而除了第一次由于节目倒闭造成的离职,朱夕的跳槽记录上都是“自己主动”。她目前这份工作的地点在北京市中心的豪华写字楼,每个月收入稳定在6000元左右,四险一金的福利,对一个刚工作1年多的本科生来说,这个待遇绝不能说不好,但朱夕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份工作了,因为“这份工作越干越没劲儿”。“没劲儿”的主要原因在于朱夕觉得在目前的公司自己的上升空间不大。

  从刚毕业时找到的助理工作到现在独挡一面的统筹管理,朱夕一年多来走得很顺,她把这归功于自己跳槽的规划作得好:“很多人开始工作的时候喜欢把眼光盯在可以拿到外快的外采工作上,而我从一开始就关注整个节目的架构。”朱夕在大学时就以文笔出众著称,影视专业课的成绩更是一流,最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而做了一段助理后,她的业务水平一下子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由于节目被停掉,朱夕的第一份工作丢了。可是她迅速提高的工作能力,让与她一起工作的总编记在了心里,于是当总编找到新工作后,朱夕就被推荐到了新公司,薪水也涨了一倍。尝到甜头的朱夕随后又跳了两次,对文稿统筹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一家外资公司创建新节目的时候就把她当作人才招了进来。由于工作能力强,朱夕感觉到分配到自己头上的工作越来越多,甚至很大一部分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职权范围。“节目规划、节目审查……我都快成总编了。”

  朱夕并不后悔这次的跳槽,创建新节目的经历对她今后的求职路有极大的好处。“我不介意干一些分外的工作,但当我熟悉这些工作并展示出自己可以胜任的能力后,我需要相应的回报”。大多数“80后”都刚刚走进职场,还没有培养出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他们看来,“敬业”指的是“要敬重职业技能”,和老一辈人讲究的“以厂为家”并不是一个概念。身有一技走天下,“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更期望实现的不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朱夕的求职路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创业

  我的事业我做主

  50年代的人认为:做小生意就等于投机倒把,踏踏实实找个国营单位捧个“铁饭碗”的才是好孩子;80年代的人说:“宁可当一年赚5万的小老板,也不做年薪50万的打工仔。”

  “与其找来找去就业,不如花点心思创业。”叶婷环视了一下自己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踌躇满志地表示,“就算是高薪的外企也免不了要应对剧烈的竞争压力和复杂的人事关系,我们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只有我是给自己打工,越干越开心。”25岁的叶婷毕业自北京某大学的动画学院,她没有和她的同学一样从大三开始就到处发放简历,而是在学校附近租下了一个不大的门脸经营起了动漫周边产品。

  动画,既是叶婷的专业也是她的爱好。她看过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动画片,对里面的经典镜头倒背如流。每一个走进叶婷小店的动漫爱好者都能和她找到共同的话题,从而成为同好、甚至是知音。在叶婷的店里有知名动漫画人物的玩偶、可爱的图章、钱包……她还会向比较熟悉的顾客推荐最新的动画片或漫画书,以及这里最出名的商品―――叶婷自己创作的动漫产品。凭借一般小店难以企及的专业背景,叶婷经常挑选自己喜欢的动漫作品创作一些画作,然后烧制成徽章、标牌、以及水杯之类,由于这些产品独此一家,受到了熟客们的广泛好评。

  这个生意虽然本小利薄,但是学生们对动漫画的喜爱让这个小小店面并不缺乏人气。虽然店里一个月的纯收入不过一两千元钱,还不到在软件公司作动画设计的同学月薪的1/3,但叶婷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无论是进货时的精挑细选,还是深夜伏案创作,她都比做任何工作更有归属感、也更有成就感。叶婷的目标是把自己的小店也做成连锁品牌,把动漫周边产品从小小的玩偶、图章发展到服装乃至家电。

  大学生创业,一个近几年才刚刚出现的词语,一个“80后”专属的词语。这个名词的出现既有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使一些学生变就业为创业的因素,也有80年代人自主意识增强的原因。“应届毕业生不招”、“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之类的标示在招聘会上比比皆是,很多毕业生就算进了企业工作,一两年甚至三四年内也无法接触到比较实质的工作。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

  边缘

  工作是为了生活

  50年代的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钱都要攒起来;而80年代的人上半月挣钱、下半月花钱,他们觉得:钱挣来就是为了花的!

  提起小孙来,同事们的说法非常一致:“那是个‘神人’!”其实小孙不会上天入地,也不懂七十二变,他今年24岁,中专学历,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国有企业跑销售。业务员这个行当挺辛苦,每月收入主要靠业绩提成,为了升职,抢合同、争任务,一年跑到头是常有的事。可小孙不,别人一年12个月恨不得当成24个月来用,可小孙却往往只干6个月的活儿。由于家在本地,小孙的关系比很多外地来的同事要多很多,可他只要完成了基本工作量就绝不多签一笔合同。他还是个旅游爱好者,一有时间就山南海北的游玩。最近小孙干了一件让朋友们大吃一惊的“神事”。由于企业最近一段时间正好到了销售旺季,任务量急剧增加,小孙足足3个月没有找到一点时间可以出去旅游,最后想出了一个“狠招”:他找到同单位一位年纪相仿的女同事办了结婚手续,一起歇了婚假,然后各自出去游玩,相约回来后再办一张离婚证就各不相欠了。

  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对很多80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却非常好理解。那个与小孙办理了结婚证的女同事就非常简单的接受了小孙的请求,而迅速决定了这个“婚姻大事”的惟一目的仅仅是休息一周去旅游。“享受在前,工作在后”、“休息在前,干活在后”……随着社会物质和文化的发展,年轻人的享乐意识更强,反正依靠家庭衣食无忧,所以很多“80后”都不愿积极投身职场,不少的应届毕业生都有先在家晃些日子再找工作的想法,“啃老族”也是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出现在报刊杂志上面的新字眼。

  我们可以看到不少“80后”工作勤奋的例子,但同样没有人能否认他们相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对工作要挑剔不少。根据记者对去年毕业的大学生(生日在1981年到1983年之间)的随机调查显示,受访的20人当中至今没有换过工作的只有一个人,其在父母的帮助下进入了某国家机关;换工作次数最多的一个,至今为止共换了16份工作;20个人换工作的频率平均在4个左右,而理由则数不胜数:“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无聊”、“薪水低”、“责任重”……乃至“主管是女的”都可能是他们离职的原因。

  由于“8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韩寒、郭敬明……这些号称“80后”的文学青年崛起在文坛上,他们的文风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80后”的思想倾向。那些并不符合传统文学审美观的文章,却莫名的拥有大批的拥护。韩寒的“三重门”再版次数仅次于鲁迅先生的杂文集,而郭敬明凭借着“梦里花落知多少”就跻身于百万富豪之列。这些还只能被称呼为“孩子”的年轻人,他们对工作、对生活的看法和上一辈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说上一辈一直遵循的是儒家“克己”的道德观,那么“80后”则更倾向于道家“实现自我”的价值取向。

从另一个角度说,灵活地探索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做出正确而果断的职业转换是这一代人的优势。

  

  解读“80年代下的蛋”(延伸)

  去年,北京少女作家春树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与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认为是中国“80一代”的代表,并与美国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文章以“linglei”(另类)来称呼他们,认为他们是中国的新激进分子。

  “我们期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最初,我认为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机会了,但后来我意识到另类需要成长并融入社会。

  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必须消除我们粗糙的棱角,变成另一种场合的人”,《时代》周刊曾引述着春树和满舟的话,论证作者的“另类说”。

  不管是谁的逻辑,西方人手里拿什么样的尺子,“80后”内心的呐喊、自我生存的表达还是让人为之侧目。

  春树,2000年从北京某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热爱摇滚,热爱朋克精神,热爱诗歌,热爱小说,热爱鲁迅。有人这样描述她:在听音乐和看电影时会哭,喜欢虚荣,还有一切虚幻的感觉,天天都涂香水,轻陷在柔软如天鹅绒的床单上颤抖。她喜欢名牌,喜欢被人爱,喜欢门口贴着五星或者更多星的宾馆。

  但实际上,很多人担忧的不单是春树这个“北京娃娃”,而是涌流在都市各个角落的“北京娃娃”群落,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圈。但其实细想一下,人们对春树们的谩骂或不屑,不过是一种代沟的表现,而代沟如果在年龄差距上越小的话,则说明社会思潮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更新越快,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好现象?毕竟,在现代社会,观念的更新是与社会的进步成正比的。

  “我从来不让父母为我担心。”对于人们的不理解,经常在网吧上网的16岁的女孩雅楠有这样辩护。“我会帮父母做饭洗衣服,不回家我都会很详细地告诉父母我在哪儿、与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对于别人提出80年代出生的人社会责任感缺落的问题,雅楠也是不承认的:“我们也很关注环保。”难怪有人说,采访80年代的人比采访任何年代出生的人都容易。他们大胆,思想开放。别看80年代生的人在整个社会人群中年龄尚幼,但要令他们去干一件事是很难的,因为他们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因为毕竟他们都是“80年代下的蛋”,这个蛋是被市场经济、涨工资、下海、港台歌星、洋快餐、大片、互联网等东西一路孵过来的……

  “80后”生存素描图

  不知从何时起,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作为一个符号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这群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总是被放大并呈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对他们的讨论似乎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因此,要描述所谓“80后”的生存状态是困难的。因为他们不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群体意识”。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拒斥“意识”,拒斥“概念”,拒绝整理出某种理念来规范生活。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力量。望着他们,人们看到的是一副尴尬的表情,得到的是一个时代的问号。

  沉迷网络自得其乐

  “我要是一天不上网,心里就慌得很,空落落的,像丢了东西一样。”一个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这样对记者说。有人说,“80后”都是“e人类”。

  “80后”对网络的喜爱,不仅是因为获取信息的便捷,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情绪的一种宣泄,特别是工作上的困惑和压力,在虚拟的世界里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于是,网络游戏火了,而且势不可挡;聊天室、BBS、QQ、MSN也成了最常用的交友谈话的工具。

  一度有人戏称,在中国开网吧是资金回笼最快的项目―――在座无虚席的网吧里,“埋头苦聊”的大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学生。他们或叼着烟,悠然自得的与电脑中天各一方的陌生人倾诉、调情;或带着耳机,面色严峻地与同伴进行网游的协同作战;偶尔有几个带着思索的表情,在论坛里写下心灵的感触或困惑。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

  “我在想网上虚拟世界中的每一张笑脸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他们说网络给人一个机会重新给自己一个新形象,那么这些热闹非凡的网站上的无数喜气洋洋的假面,不正说明现实世界太过残酷么?可是网络可能改变这一切吗?总有关上电脑的一刻。”一位“80后”说。从中可以看出,80年代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快乐,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也很多。

  上海的一位青年社会学家认为:“相对于70年代或更早出生的人而言,80年代出生的人更有机会融入全球化进程,这是网络赋予他们最重要的意义。”

  追求物质消费超前

  有人说“80后”们是“物质的一代”:他们掌握着物质,也同时被物质所左右。

  在商场、超市一浪高过一浪的打折狂潮中,年轻的“80后”们正逐渐成为购物的生力军。大量研究表明,消费意识在他们的意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些消费背后,有冲动和虚荣心的元素,但更是一种不同于上辈的消费观的体现———手机频繁更替;新兴电子产品一个都不少;对名牌服装、化妆品如数家珍;不惜为了购买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花掉一个月工资。这些行为在年长的人看来有些过火,但是“80后”却并不这么认为,青春很短暂,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更有甚者,为了提前尝试新产品,信用卡每月都透支,而且还敢于去承担商业贷款用于买房买车等大额消费。在享受的时候不去管它是否已经变成“月光族”或“负翁”,但是当喜悦过后,他们还是会更加努力去工作,以追求自己更高的物质要求。谁又能说这样不对呢?

  对音乐的热爱是这群人的一个特征。他们可能拥有从磁带到CD等不同类型的音乐收藏,当然也会拥有随身听、CD机、MP3等各种播放音乐的载体。如果仔细观察,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带着耳机,听着音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大大小小的音像店更是显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正版盗版都旺销。记者曾在一个朋友处看到过他收藏多年的几千张CD,满满两书架,当时只有一个感觉———震撼。

  两极就业喜忧参半

  追求自我,标榜个性使得“80后”们成为自主创业的主力,他们普遍对自己充满信心。良好的专业素养,多年的社会实践,加上年轻人独到的眼光和十足的干劲,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放弃了学校提供的就业机会,转而经营自己喜欢的“一亩三分地”。虽然成败并存,但是勇于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称道。他们有的选择网上开店、有的经营饭店、有的卖特色小饰品,还有开图文设计和小型的软件公司。有些店的生意越做越大,还开设了分店。当然,也有一些店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关张,而大多数则一笑置之,“权当是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吧。”

  与此相对的是“啃老族”的出现。作为“80后”的一员,他们选择了逃避。上学时心安理得花着家里的钱。毕业时却找出各种理由不肯就业,家里托关系给安排了,又以种种借口推托。而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中午时才起床,早饭午饭合二为一后,要么上网,要么找同样赋闲的朋友去逛街,还要买回一大堆价格不菲的东西,美其名曰提高生活质量,当然父母还要为他们埋单。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辛苦把孩子养到大学毕业,却还要继续养下去,至于期限,就要看这个孩子何时醒悟了。

责任编辑 刘楠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中国公务员工资将调整 明年预计平均加薪15%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王从希34D巨乳秀曲线美
电子眼录下女贼偷手机
凯莉-布鲁克清凉写真
你喝水吗(图)
· 找海滨小金 买便宜海参
· 6个月无限量免费学英语!
· 购用友软件 送联想电脑
· 百盛圣诞新年贺卡设计大赛-中大奖
· 高薪诚聘!!清华IT联合5大企业
· 过一个最有创意的圣诞节
· 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 定位小灵通关爱精灵有奖知识竞答
· 高二高三免雅思留英留澳本科直通车
·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 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
· 五色土-开创民间抵押借贷产业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

- 肯德基“桑巴虾球”热舞登场
- 专家:请别再误解尼古丁
- 圣诞去上海?还是哈尔滨?
- 90天!让你做个"性总统"
- 开发区政协委员“官”农选择
- 送礼送健康-英派斯礼盒
- 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中信银行"
- 购用友软件 送联想电脑
- 网上医院-医疗在线交流
- 凤凰周刊五周年庆典直播实录
- 成就你清华程序员之梦
- 6个月无限量免费英语课程
- 文明山东从我做起作品征集
- 青岛文化街征集招商
- 北京卫生监督口号征集公告
- 十五回顾十一五展望专题
- 青岛社会发展看亮点
- 青岛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 青岛城市品牌推介欧美行
- 2005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