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对外开放给青岛带来的是横向拓延,那么对内开放则为青岛的纵深发展积淀了能量。
五年前,我市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对外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对内实施“联起来”的发展战略。历经五年强练“内功”,我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国内招商,日益成为吸引国内资本的“热土”;
同时,在加快推进西部开发和对口支援进程中,青岛又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颗新星。
引进国内资本连年猛增
近五年来,我市以靠大引强为主线,坚持招商引资与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项目引进与发展产业集群相结合,实现了利用内资规模和质量的同步提升,大大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
据统计,2001年至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额分别为73.2亿元、112.1亿元、164.9亿元和192.7亿元,今年预计将达到240亿元,国内企业投资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尤其是大项目引进步伐加快,2001年全市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220个,今年预计将达700多个。
在近几年引进的大项目中,既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电信、一汽、中粮、上汽、中远、中海运、上海大众、中船重工、上海埃力生、上海医药、中国重汽、宝钢、莱钢、济钢、北京首创等国内500强企业,又有中信万通证券、中国进出口银行、恒丰银行、大众保险等金融保险机构,还有包钢设计研究总院、信息产业部22所、清华大学新兴陶瓷与精细工艺实验室、石油大学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机构。此外,苏宁电器、江苏五星电器、浙江梅地亚投资国际抽纱城、江苏雅坤陶瓷、山西恒康乳业、陕西海升果业二期、山东金科化工等民营大项目也纷纷抢滩岛城。
据了解,“十五”期间投资青岛的项目来源地渐趋集中,省外投资项目合计700个,实际到位资金130亿元,占全市到位内资的54%。东南部沿海城市逐渐成为我市利用内资的重要来源地,特别是来自上海投资者投资的项目达到100多个,实际投资额约50亿元,项目平均投资额约4000万元,超全市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企业来青投资的势头不断上升,今年已到位资金10多亿元。
资本输出从“输血”到“造血”
在引进项目强身壮体的同时,青岛积极承担起对口支援艰巨责任。“十五”期间,我市因地制宜地做好了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市、贵州安顺和铜仁地区、三峡库区、本省曹县等项工作,成功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2001年至2005年,我市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11.56亿元,五年期间,财政投入援助西藏资金4050万元,实施33个项目;财政投入援助贵州资金7500万元,兴办经济发展项目100多个;财政投入支援三峡库区资金700万元,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安置项目30多个;财政投入结对帮扶曹县资金4620万元,兴办各类项目70多个。
在输出项目为当地“造血”方面,我市实现了多项创举。红星集团在贵州发展成为世界“钡王”,每年给当地带来上亿元的收入,为一大批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带动了当地采矿、运输、服务等产业发展,被当地称为“一人进红星,全家都脱贫”。鲁能集团利用三峡库区人力密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条件与宜昌昌耀公司开展合作,成立鲁能宜昌瑞华永耀电气有限公司,生产17.8万千伏安的新型环保节能型变压器,安置当地60余名移民就业。青岛汉缆集团进入贵州,使当地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迅速成长为当地的优势企业,与之配套的企业有50余家,累加创造产值10多亿元。
此外,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等名牌企业也纷纷在遵义、贵阳、夷陵等投资合作,我市还在曹县兴建了青岛工业园。这些“造血”项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区域经济吸附能力日渐增强
按照“十五”计划纲要关于推进青岛与环黄海、环渤海经济圈、黄河流域经济协作等区域的基础设施衔接与产业互补的要求,积极探索半岛城市群联系沟通机制。
五年来,青岛对省内优势资源的吸附能力不断加强,先后吸引了莱钢、泛海、三联、胜利股份、山水水泥、恒丰银行、山东电力等数十家国内知名企业来青投资兴业,吸引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莱阳农学院、省酒店管理学院等来青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与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城市间的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此外,我市还以参加西部地区的各种展会为契机,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加强与西部地区的联系与沟通,拓展我市企业的发展空间。“十五”期间,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累计签订各类投资、贸易合同金额115.8亿元。
五年来,青岛市对内开放不断跨越新台阶,与对外开放一起,为全市经济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