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家长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密切相关
【前言】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拥有一个金色
的童年,朝气蓬勃、自由活泼、天真烂漫是童年永恒的主题。但一位12岁孩子写的署名“少年老者”的求救信却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活得很苦、很累。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的今天,是谁把12岁孩子的心慢慢变“老”?又是谁把“金色”的童年变成“灰色”?
【案例】
六年级学生“老”了
不久前,天津市某小学心理热线信箱收到一封署名“少年老者”的信,表达了一位六年级学生痛苦的心声。以下是这封信的部分内容——
老师和家长:
你们好!我想告诉你们,我虽然才上六年级,可已经老了。
你们别笑,我的确老了。不然,为什么年轻人应有的红扑扑的脸庞,变得如此蜡黄?不然,为什么曾一步迈上三级楼梯的脚步,变得如此蹒跚?不然,为什么活泼吵闹的心,变得如此孤寂?
我已经老了。虽然眼镜片越来越厚,但黑板上的字却越来越看不清,这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有的“老眼昏花”吗?该记住的笔记,我虽然背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记不住,这不是老年人才有的“记忆力减退”吗?
可是,六年级就已经老了,这不是太惨了吗?
太惨了,又有什么办法?为了考取重点中学,为了考取名牌中学……无可奈何,无可奈何!
然而我想,假定我们考上了名牌大学,真的成了专家学者,那会不会像孔子得意门生颜回那样,尽管“闻一而知十”,却30岁刚出头就死了;会不会像唐代诗人李贺那样,尽管人称是才华横溢的“鬼才”,却在27岁时就命归西天呢?
我已经老了,但我深知“人生有两种东西在丧失之后才发现它的价值:一个是青春,一个是健康”。居里夫人有句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所以,即使在她最忙的时候,也要陪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去荡秋千,去远足爬山。
妈妈,您既然心疼我,那么肯陪我去爬山吗?老师,您既然可怜我,那么能让我大笑一场吗?国家啊,您既然把我们看作是早晨的太阳,可六年级的我们,未到中午就已经夕阳西下,难道您不会有后顾之忧吗?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改变一下考试的方式呢?
六年级,我已经老了。请帮帮我吧!
【反思】
反思一 精英教育导致“老年儿童”
这位年仅12岁的“少年老者”,道出了对小学六年级毕业班学习压力的厌倦;流露出对学校、家庭乃至社会教育的困惑与无奈;表达了对健康、快乐生活的渴望。
12岁,正处在金色年华,我们听到的应是他们那犹如串串银铃般的笑声,我们看到的应是他们那好似小鹿般雀跃的脚步和高高兴兴去上学的身影。“我已经老了”的话语,实在不应该出自他们的口中。
在当今小学六年级学生中,存有这种心态的并不在少数,只是或轻或重而已。究其原因,现在各级升学考试仍没有摆脱“高考指挥棒”,高分、重点、名牌仍然是学校和家长追求的目标。在这种高期望值下,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负担。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太可怜了,从小在幼儿园的那些日子里,以至于一直到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在学书法、学钢琴、学绘画、学外语、学舞蹈等课程的海洋里扑腾,常常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
一位家长说,去幼儿园接孩子时,家长们凑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你的孩子正在学什么、现在又报了什么班等等,你如果不给孩子报个班,自己心里就发虚,总觉得还没开始竞争自己的孩子就已经落在后面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害怕孩子会因此而自卑,长大以后会埋怨。
有关专家指出,孩子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才是学习,实际上玩也是学习。通过游戏参与和游戏前的策划,孩子既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又可以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动手能力、与人交往等方面得到锻炼,但现在的情况是孩子玩的天性被压抑、被剥夺了。二是社会舆论导向出现了偏差。今天的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媒体对“精英”比如高考“状元”的宣传和社会对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人的关注,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重点学校才是孩子的奋斗目标,只有上了重点学校,孩子才是成功的,父母也才是成功的。
看着孩子身上的书包越来越沉,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一位中学校长无奈地说,谁不喜欢轻松的教育呢?但现在的教育仍然没有走出昔日科举制度的樊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仍然在左右着今天中国人的教育思路,只不过曾经是仕途,今天是“精英”,大家都是这种“精英文化”的受害者。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一个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的人。对此,教育界有关人士不无担忧地说,如果任由“少年老者”这种心态持续下去,很难让人相信,他们今后会笑对前进路上的风风雨雨,会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
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家长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密切相关。
反思二 “将心比心”对待孩子
这个“少年老者”并非个案,在面临升级考试的学生中,有着类似心态的学生为数不少。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反思的是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有关专家说,家长应学会去关心“孩子”,而不是“孩子的成绩”。比如这个“少年老者”提到的健康问题,没有父母不关心自己孩子健康的,但当学习和健康发生冲突时,家长又往往会选择牺牲孩子的健康,比如硬是让孩子多做几道题,结果减少了孩子睡觉的时间和玩的时间,比如为了“提高大脑发育”,给孩子买营养保健品,结果造成了孩子的性早熟等。
家长只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对孩子心灵健康的关注。使一个孩子保持心灵健康其实并不难,那就是“将心比心”,用孩子式的眼睛去注视孩子,用孩子式的心灵去解读孩子。
专家指出,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对于孩子的期望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孩子当成孩子,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给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做事的机会。学校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如何使教育取得家长的支持,在科学教育孩子上给家长正面的、积极的引导。目前家长和学校的关系比较简单,仅限于家长会、学生情况通报等。学校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建立一个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这种平台上,学校和家长、孩子一起讨论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在整个社会价值取向被“精英文化”所垄断的今天,正是我们该重新审视与发现教育核心的时候。假如说这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的心态,那么在任何社会时期,快乐与幸福都应是教育的核心内涵,尤其是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快乐与幸福越来越成为一种能力。而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显然比做一个痛苦的“精英”更重要。我们的教育,期待多元化的转变,否则,变成“灰色”的将不仅仅是童年。
反思三 让孩子身心停靠
在家有一首歌的歌名叫做《离家出走》:“我弄掉了通往自己心的钥匙/青春像首没头没尾杂乱的诗/丘比特总忘了ontime/剪破牛仔裤的口袋发泄无聊/没有接到他的电话我快死掉/这夏天真让人想逃/新的墨镜旧的世界/我要背对过去绝不妥协/离家出走到世界尽头/看看快乐能多疯而痛能多痛……”问问你,孩子的家长,看得懂歌词是在说什么吗?能够体会到“新的墨镜旧的世界”,知道孩子心灵深处“快乐能多疯而痛能多痛”的挣扎吗?
而今,跟“少年老者”十分相似的情况是:孩子离家出走。
一位有20年教龄的老师说:“许多离家出走的孩子在出走前都遭受着心灵的煎熬:或正承受着父母离异之痛;或遭到父母不近情理的责骂;或在学校长期不被老师所关注;或被老师不分场合、不讲方式地批评;或有了意外遭遇如早恋、成绩滑坡等,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长时间憋在心里……如果家长和老师能抓住契机迅速解决问题,离家出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从孩子方面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渴望心理上不再依附父母,他们要求独立思考、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也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如果家长、老师还像从前那样对待他们——为了创造自己心目中的乖孩子而随心所欲地“管教”,便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对于小学生来说,也许只是不写作业、不好好听讲、逃学等,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以离家出走来“示威”。
孩子离家出走的另一个原因不是因为家里对他不好,而是太好,好得没了“自由”。一位孩子说家长对他太好了,上学、放学家长都用车接送,回来后连饭都给盛好了,家务活就更不让动手,家长对他好,可他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因为他找不到自己。显然,在孩子看来,家长的爱更像绳索,牢牢地捆住了他们,为了自由他们不得不进行反抗。如果家长不能捕捉到孩子的反抗信号,采取措施,反抗往往发展成过激行为——离家出走。
就家长而言,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离家出走的孩子多出在“问题家庭”,如家庭不和、单亲家庭等,或是跟着老人生活的孩子,这类家庭的家长或者以绝对权威自居,稍不如意,非打即骂,孩子长年累月接受着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或者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孩子处于被放纵、无人教育的状态。无论是溺爱还是严惩,孩子的心理都不能健康成长,当面临网瘾等一系列问题时,孩子找不到可以正确帮他的人,很容易陷入出走的“怪圈”。
在目前情况下,考试成绩的好坏仍然是评价一个孩子优劣的重要标准之—,部分孩子在重压之下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个别孩于选择了离家出走。一位中学老师直言不讳地说:“升学率是每个校长、老师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学校只有将升学率落实在每—个孩子身上,学校才会被整个社会所认可。为追求相应的升学率,学校和老师的许多言行给孩子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当孩子承受不了时,他们便会去找发泄的途径。作者:蓝运良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