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在电脑上写作、写材料或聊天,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现象:以前用手写字很少会忘字,可现在用电脑键盘录入,熟悉的字在电脑字库里一眼能认出来,字和词组飞快地“降落”在电脑屏幕上,而提笔在纸上写时,许多字却印象模糊,以至写不出来。
记者通过网络聊天及电话采访等方式,从百余网友中证实:这
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大有蔓延之势。
北京市燕山办事处办公室杨叶辉科长对记者说,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使用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写材料,偶尔用笔在纸上写时,很多原本熟悉的字竟变得模糊起来,写不完整,只得到电脑中查看或翻阅字典。这一现象让他有些恐慌。经过思考,他觉得使用拼音输入法的人一旦对电脑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就会对字从“会写”退化到“只能辨认”。
这是一种简单的“健忘”现象吗?一些编辑、作家、语言专家的答案是否定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颜炼军告诉记者,他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也不解和恐慌过。为了消除这种现象,最近他正在编译20余万字的书,全部采用手写,然后再键盘录入。他认为,用拼音输入法的人是从拼音入手的,而手写的人是从部首入手的,这样,人对字的认知方式就发生了转变,对形的认知能力渐渐退化,每次使用键盘录入时,首先印入使用者脑海的是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忘字”现象。除了忘字外,字写起来也难看了。
用五笔输入法是否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宁夏人大》杂志编辑部的杨坤告诉记者,他用手写有十五年,用五笔输入法五年,拆字成为习惯后,有些字在手写时竟写不出来,或写成了“残字”。他分析认为,五笔输入法虽然是从字的结构入手,但五笔的拆字方法常常改变以往手写的笔画顺序,也会造成“忘字”后果。
诗人西渡告诉记者,电子书写时代来临,意味着新的书写方式使手写方法渐渐成为远去的艺术,它使写作成为名副其实的码字工作,大部分写字都集中到屏幕上,手稿渐渐成为旧时作家留下的神话。最重要的是,电脑程序和人的思维一道介入到写作的过程中。这种书写方式的变革将渐渐影响和改变人类与文字的关系,改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评论家、小说家、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敬文东认为,电脑书写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令他担忧的是,在电脑哺育下长大的一代会不会有更严重的书写问题?他希望语言文字学家在这些方面做一些调查研究。
银川市田家炳中学高三学生刘丽容承认自己有过这种感受,她说自己的打字速度飞快,几乎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就能判断字的对错,然而手写作业时常会对有些字模模糊糊。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陆俭明电话中告诉记者,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外国也存在,可能中国还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目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这方面的研究是空白,非常有必要作为一项课题及时研究。对电脑哺育下的孩子,非常有必要加强书面教学,小学和初中学生绝对不能递交电子版作业,即使用电脑书写出来,也最好用笔再抄一遍,这样将来才有可能使孩子接受更高更全面的教育。
本报记者 马钦麟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