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110国道,距离呼和浩特市区也只有30多公里,东、西、南三面环绕着绿油油的玉米地,从远处望去,40栋别墅格外显眼。据说,别墅的设计是非常超前的,设计的初期,考虑的就是以后30年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住房水平。但是现在由于资金短缺、别墅的建造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很难解决,住宅区的兴建正确与否引起了人们的质
疑。(《中国青年报》11月17日)
口粮地上建起40栋别墅,便是所谓的示范村工程,是为了改善移民的居住条件,然而,让农民住别墅,这无异于天方夜谭。“别墅是农民的家!”唬谁呢?“别墅是给有钱人盖的,我们哪能买得起啊?就算买得起,养的牛放哪里?让牛也住别墅?农民是以种地和养殖为生的,挣的钱恐怕还不够交取暖费的。”我更倾向于相信,口粮地才真正是农民的家,别墅不是给农民建的,移民小区不过是一个幌子。没有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农民拿什么生产、生活,又拿什么消费富丽堂皇、价格不菲的别墅?可以预见,别墅竣工之日,便是农民流离失所之时。由于资金周转不开,备受政府重视的工程尚且“早已停工”,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也就失去了衣食之源,也只能与别墅擦肩而过,根本就没有机会和资格入住。
然而,民心工程伤了农民的心,绝非农民自个儿的悲哀,更牵涉到政绩观的健康和行政体系的完善,以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与否达标。而“小区不会再建设了”,透露出了当地政府官员的无奈,更显示出当初“拍脑袋”的轻率和盲目。不知道此话深意何在?如果政府部门当初的承诺属实,这肯定是一个民心工程,不至于以“再不惹这乱子了”作为以后工作的教训。要知道,超前的意识、合理的投资,从来都不需要耿耿于怀、于心不安,只要你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失败与否并不是头等重要,关键是你做了什么、怎样做的,以及失败后是如何应对、善后处理的,是道歉之后便一推了之,还是亡羊补牢、查漏补缺,积极做好善后的补救工作。
斥巨资建设移民的住宅,定位于30年之后的高标准,让普通移民超前享受时髦的别墅,而不惜毁良田、坏生态,无疑是在劳民伤财,是别有用心、另有所图,是人人唾骂的“形象工程”,难以逃脱想通过“政绩工程”邀功请赏的嫌疑,仍然不能和不健康的政绩观脱开干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建设脱离了正常的轨道,没有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投资主体地位,而是某些政府官员搞“一言堂”,不根据价格、供求、成本、利润等信号,决定如何投资、投资多少,才最终使得盲目建设得以横行无忌。显而易见,如果不加以合理的调控和引导,任其发展下去,这既助长了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造成资金和资源配置上的重大浪费,又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建设必须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职能和范围,指出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绝不能让某些人的“意识”制造所有的“存在”。解决盲目重复建设,必须正本清源,关键是建立完善的投资体制和监督机制,要克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对于当前出现的问题,要加强清理和整顿,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强化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监督,制止违反规划批地和超规划用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侵占农民集体土地的行为。
而要遏制名不副实的“民心工程”,要杜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除了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外,迫切需要做的,便是切实提高投资“成本”,落实必要的“问责制”,让搞“形象工程”的人付出沉痛的代价,让他们不仅不能从“形象工程”中得到好处,还要为之付出远远高于预期实惠的实在代价。如果有人敢于铤而走险,那就首先让这个人身败名裂,以儆效尤,看看还有谁敢轻率“拍脑袋”,恐怕没有谁会执迷不悟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