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社科院举行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首发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公布信息,青岛的“政府管理竞争力”在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这一评价,浓缩了我市近年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的突出成果。
近5年来,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相映照,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
展,愈加凸显出以下可喜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明确,行政审批更加快捷,政务服务更加透明,行政效能监督更加严格……其中渗透着市委、市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理念。
且看5年来我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深化“五项工程”。2001年1月,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政府职能转变中要推行“五项工程”。2002年4月,我市出台《关于深化政府管理体系“五项工程”的意见》,提出以“转变职能、规范审批、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效能监督”为重点,以“政府提速”为主线,强化公仆意识、改革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创建“四型机关”。2002年6月,全市党政负责干部会议提出,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机关;市委第73次常委会议更明确提出将“五项工程”向市五大班子、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延伸。随后,全市召开了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四型机关”动员大会。
———创新实施目标管理绩效考核。2003年上半年,我市提出了目标绩效管理新理念,围绕三个文明建设,建立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重在逐步建立起以“领导责任与利益制衡机制、全方位目标管理机制、常规监控与考核机制、多层次激励与约束机制”为核心的推进工作目标落实的新机制。
———创立政务品牌。2004年,我市在开展“双学三创”活动中提出,党政机关和具有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也要创品牌,政务(机关)品牌对发展品牌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由此有效营造了各级机关和广大公务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浓厚氛围。———创建高绩效机关。今年以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和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目标,我市又走出了“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的机关建设新路子。9月,全市机关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杜世成在讲话中强调,新的形势下,机关建设的核心是提高绩效。只有高绩效机关建设落到实处,青岛的城市发展目标才能实现。要注重机关的文化素质建设、理念与能力建设、规范化建设,科、处室等基层基础建设,由此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软环境。
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前行,使我市构建起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格局,展现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新景象———
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更加注重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特别是着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组织实施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重点对29个市政府部门和区、市政府机构进行了调整,进一步理顺了部门职能。把全市近300个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精简到79个,精简幅度达74%。
在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方面,经过前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4年市政府又组织完成了有关行政许可的清理工作。对100多件地方性法规和380多件政府规章逐件清理,决定废止8件、修改19件地方性法规,废止114件、修改37件市政府规章;决定取消128项、保留349项行政许可事项。各区(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共取消许可事项1000多项;各级财政、物价部门取消行政许可收费项目100多项。与此同时,各级行政机关积极创新和完善行政许可运行机制和体制,简化程序,再造流程。各区(市)政府和30多个市政府部门设立了政务大厅或统一受理窗口,有效实施了统一、联合、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制度。
在城市管理领域率先推行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头执法、执法效率不
高等问题。
积极建立应急反应长效机制,出台了《青岛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在实施政务公开和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方面,全市各级行政机关积极利用公共媒体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将各类政务信息予以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各级党政领导通过市民议事厅、电视对话、网上对话、专题座谈等形式,与市民“零距离”沟通,连续3年开展了“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市民月活动。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重大社会公共事项决策听证办法》等,为广大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强化行政效能监督方面,建立了群众对党政机关作风监督评议制度,还设立了公务员效能投诉电话,成立了青岛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加大了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效能投诉电话开通两年来,共处理有关违法行政投诉1779件、办结率100%,有效促进了机关和公务员依法、廉洁、高效履行职责。 (本报记者
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