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楚天都市报》21日报道:今年第五期凭证式国债第二段于上周发行,与此前多次发行国债时一样,不少市民反映“买国债难,难于上青天”。
那国债究竟留给了谁,业内人士坦承:大客户。据称,为稳定各自的老客户、大客户,银行一般会在国债发行前几天,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购买国债,首先满足这一群体,剩下的
才拿到柜台上公开出售。有关方面表示,银行将本来就量少的国债预留给大客户,的确不妥,但目前暂无更好办法改变这一状况。
由于国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而风险又较低,近年来倍受百姓追捧。这一来体现了百姓愿意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建设;二来也是人们一种正当合法的理财渠道。可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债难买的局面,这一现象在不少地方都有。媒体上屡有报道:正式发行之日,市民们凌晨就出发,裹着大衣守在银行门口苦苦等候。可银行刚一开门,却告知:卖完了!下次再来吧。高兴而来,辛苦一宿却扫兴而归。真是邪门了,咋才开门,就卖完了呢?
现在坐飞机上天早已是平常事,载人飞船上天空也不是梦想,难怪有百姓哀叹:买国债难,难于上青天。
对于很多百姓来说,国债不是难买,而是压根就买不到。因为银行已经提前将其预留了,事先问大客户要不要。这些大客户个个财大气粗,往往是狮子大张口,哪里还有一般人等的份?或许在银行看来,这是为大客户提供“热忱服务”的大好机会。试想一下,国债卖谁都是卖,与其“白白地”卖给老百姓,不如让大客户们捷足先登,大客户们自然会感激在心,日后是多多照顾。这样一来,国债岂不成了银行“媚富”的道具!是谁给了银行这样的权力!
国债是由国家向公众发行的,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平等的购买权,银行只是承销机构。倘若银行拿国债“讨好”大客户,无疑是变相剥夺了普通公众购买国债的权利。更何况,有关部门还有规定,“各承销机构应优先向个人投资者销售凭证式国债,不得提前预约销售。严禁利用国债名义揽储”,银行给大客户“预留”国债的做法无疑也是与有关规定相违背的。
客户是金融机构们的上帝,理应给予优质服务,可优质服务就应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而不是给予某类客户“特殊照顾”。而现在不少银行都推出了诸多所谓“贵宾服务”,大客户不必排队,在“包间”里办理业务等等,可普通百姓想办点事可真难,也只有忍气吞身的份。现在银行“明目张胆”地拿国债“巴结”大客户。是可忍,孰不可忍!银行害怕不预留会失去大客户,难道就不怕“引起公愤”,让百姓心寒吗?
让人遗憾的是有关部门有规定要确保个人投资者优先购买国债,可为何对银行的如此“媚富”举动不加以监管和干预呢?倘若只是说说而已,这样的规定又有何用?没准日后银行还会见钱眼开,变本加厉地想出什么牺牲百姓权益的新主意来“媚富”。朱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