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案引发西方媒体关注
本报记者 邱永峥
列舍京案曝光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以及其他西方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路透社11月16日报道称,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眼下正在享受“越来越大”的特权,而且它也经常将商业行动解读为“间谍案”。比如,今年年初,俄罗
斯核科学家伊格尔·苏里宁也被指控“将国家机密交给一家跟美国情报机构有关的英国公司”。但苏里宁出示的证据表明,他所提供的资料都是公开发表过的。
美联社和其他美国媒体则报道说,尽管中俄两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其竞争关系从来没有弱化过。
“中国间谍”被拘押途中神秘失踪
正当人们还在猜测列舍京命运的时候,11月19日,俄罗斯媒体又传出惊人的消息:被拘押在列弗尔托沃看守所的列舍京,在转狱途中“神秘失踪”。
列舍京的家人和律师向媒体透露,列舍京被联邦安全局特工押送着转往乌克姆蒂亚地区的监狱,但不知出了什么问题,此后就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目前,俄有关部门拒绝透露列舍京的下落,也拒绝发表任何评论。
据悉,列舍京的律师和家人正在向俄检察机构上诉,要求有关部门提供列舍京和案件的最新情况。
这一连串变故也引起了俄罗斯科学界的高度关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尤里·雷若夫针对列舍京事件指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做法,“造成了恐怖气氛的蔓延”,可能会使俄罗斯科学家在国际交流中“被逐渐隔绝”。
另一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安纳多利·布拉科夫在接受《消息报》记者的采访时也表示,事件中的科学家没有触犯法律。银行的资料显示,有关资金已被注入公司账户。这证明,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完全透明的。布拉科夫还告诉该报记者,两位独立的专家在研究案情后认为,案件涉及到的技术,不可能被用于武器制造等军事用途。《消息报》还披露,拘捕列舍京的决定,在专家有结论前就已作出。
“中国间谍”背后的意味
最近几年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频频逮捕“中国间谍”。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间谍”多半最终无罪释放,根本没有真正发现所谓的“中国间谍”。
去年,有俄罗斯媒体说,“最近几年,中俄关系虽然在包括军火贸易等方面日益紧密,但俄罗斯破获的中国间谍案似乎也在不断增加。最近几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似乎成了中国对俄开展科技和军事情报间谍活动的重点地区。在过去两年中,远东地区至少发生了3起涉及中国的间谍案件。去年年初,一名中国男子在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也就是中国所称的伯力,在登机前往中国哈尔滨时被海关扣留……”不过,该媒体最后也承认,这些“中国间谍案”最终均无果而终。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所谓的“中国间谍案”,反映出一些俄罗斯人对中国的戒心。近年来,俄远东地区为发展经济,邀请中国人前去开发。但在莫斯科,这却成了“中国人口扩张论”。随着华人在俄罗斯经济领域日益活跃,莫斯科又出现了“中国经济扩张”的论调。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俄政府也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担心。这都是国际问题专家公认的事实。
但多数国际问题专家也都承认,日益成熟的中俄两国关系,不会受到“小插曲”的太大干扰。